🚀 Gate Fun 启动中文 Meme 创作大赛!
创建或交易 Meme 代币,瓜分 3,000 GT 奖励! 💰
🎨 1 分钟零代码发币,仅需 ~0.0000042 GT Gas 费
🏆 最高市值代币瓜分 1,000 GT
💎 毕业代币前 100 名购买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币发射时间: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动时间: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释放创意,立即参与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告别大而全,Layer2 的破局之路在于“垂直化”
非常有意义的视角,这似乎是许久以来看到的对以太坊layer2的积极意义解读:layer2s 的真正价值是一个“实验性创新沙盒”
比如,Arbtrium可以探索DAO治理,Optimism可以进行RetroPGF资助机制,Base可以尝试CEX融合,ZKSync可以推进账户抽象等等,这些创新如果直接在主网上实施风险就太大了,但在layer2上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危机整个生态。
而且有意思的是,貌似不同的layer2可以服务完全不同的用户群体,比如,主打合规的企业链,标榜抗审查的隐私链,能实现高频交易的游戏链等等。
好像回顾下,形形色色的Stack堆栈基础上构建起来layer2+layer3解决方案还真的有不少,虽然他们都没有成为预期中为以太坊引流输血的救赎者,但在实验扩展性方案的“多样性”可能方面确实也功勋卓著啊。
当然,大家也可以说他们最终都是为了发Token,但有一个底层逻辑是:他们至少一定程度上延续并继承了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安全特性。
否则,用当前的明星产品Hyperliquid以及一些华尔街Giant大企业要做的独立专属链layer1思维,虽然能达成体验上的丝滑升级,但是本质上都是牺牲去中心化来换取极致性能,而且这些独立链也大概率发Token,他们做的事情也许和layer2并无本质区别甚至还不如,但这一步却是对layer2实验田的全盘否定。
所以,摆在layer2面前其实有一条很明确的道路,放弃General-Purpose链的大而全思路,如何针对全新Mass Adoption需求下进行Sepecific-Chain的探索才是正途,比如,如何引进知名的游戏ip、如何满足隐私交易和合规,如何服务AI Agent的高频交互需求,如何为RWA资产提供合规化上脸通道等等。
换言之,Layer2s只要放弃单纯技术架构上的内卷,摒弃通用链的大而全执念,把重心放在和TradFi的业务融合上,layer2的局面可能没大家想的那么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