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广场用户们,广场使用界面全新升级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简洁、操作更流畅丝滑,还有多项贴心新功能上线,快来更新体验吧!你对新版界面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是哪一个?你发现了哪些惊喜或变化呢?发帖分享新版广场使用体验,瓜分 $10 分享奖励!
🎁 我们将精选 10 位幸运用户,每人奖励 $10 合约体验券!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风格体验、细节功能变化、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或优化建议等;
3⃣️ 帖子内容需至少 30 字,并且只带本活动标签;
广场界面焕新介绍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动截止时间:2025/10/26 18:00(UTC+8)
你的体验是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赶快参与和大家分享吧!
大模型自主可控or开源开放?中国移动上研院黄刚:需考虑行业特点
来源:科创板日报
作者:张洋洋
“我们现在正在跟九天人工智能团队密切协作,探索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中国移动今后发布行业大模型,一定会有上研院的一席之地。”
在16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百川生态大会上,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下称“中国移动上研院”)副总经理黄刚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说道。
会上,围绕时空、交通、工业、金融等行业,中国移动上研院发布了北斗时空子链、OnePower“双跨”平台系列产品、OneMap数字地图系列B端产品,研究院同时也表示,正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业务。
从行业角度来看,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已发布了各自的大模型,联通的“鸿湖图文大模型1.0”,电信的TeleChat,移动的九天·海算政务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
黄刚称,整个中国移动非常重视大模型这项工作,未来主要面向to B领域,后续会陆续推出行业大模型。
不过,由于ChatGPT出现的系列安全问题,引发各国对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大模型的自主安全,现在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一大焦点。
值得一体的是,就在15日,科大讯飞联合华为推出了“讯飞星火一体机”,目的就是让所有企业“更方便、更自主、更安全可控地私有化部署大模型能力”,在完全国产自主创新的平台上进行私有化部署,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
对此,黄刚认为,中国移动的通用模型底座,策略非常明确,讲究“通用可控”。但对于行业大模型,则需要适应行业本身发展的特点,考虑开源与否,“有的行业开源更合适,但有的行业,比如政务类,就不适合”。
发展半年有余,对于大模型而言,早已度过了最初的短暂甜蜜期,作诗、知识百科等应用已经很难点燃行业热情。作为中国移动B端业务里的重要布局,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态进行更多的行业模型探索,如何改变传统行业或是为已有智能化服务赋能,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中国移动目前未在公开场合透露专业大模型将在哪些行业率先落地。具体到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黄刚称,在金融、交通、工业等行业都会有行业模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