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为何进步不均?a16z、Replit 创办人:可验证性就是关键差别

robot
摘要生成中

知名创投 a16z 创办人 Marc Andreessen 与 Replit 创办人 Amjad Masad 于 10/25 对谈,聚焦 AI 发展现况。Andreessen 指出,AI 在写程式、算数学、模拟物理现象的进步惊人,但在医疗、法律等领域有停滞状况。Masad 回应,关键不在难度,而在可验证性。也就是,能客观判断对错的任务进步最快,越模糊的领域越难突破。

AI 有两种速度:能够验证的跑得比谁都快

Masad 先回顾模型训练方式,早期的语言模型只是先看文字,然后猜下一个字,虽然会讲话,但不会真正推理。直到引入强化学习 (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之后,AI 才开始在可验证环境中学习。他解释:

「像修程式 bug 、有单元测试、或能跑出明确结果的题目,AI 可以直接知道自己对或错。」

这种即时回馈的训练方式,让 AI 能快速强化解题能力。

为什么医疗和法律领域追不上?

Andreessen 提问:「那医疗、法律这些领域呢?为什么看起来进步那么慢、还有停滞的现象?」Masad 回答:

「因为它们,没有唯一的答案。」

Masad 举例,医学诊断可能有多重病因、病程变化,法律判决也因为法官与案例差异而不同,也就是太过于弹性,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这使得模型很难自我验证、无法建立强化回圈。

虽然,可以透过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RLHF) 来辅助模型,但那仍属于主观评价,不像是数学或程式那样直接明确。

(注: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RLHF) ,为是一种机器学习 (ML) 技术,使用人类反馈来完善 ML 模型,以提升自学效率。)

真正关键不是「难度」而是「可验证性」

Andreessen 整理观察后说:「所以重点不是问题难不难,而是能不能确认正确答案?」Masad 表示:

「对,AI 在程式和数学上的爆发,不是因为它比较简单,而是因为能验证结果。」

例如写程式时,只要程式能编译、测试能通过,AI 就能立刻得到「正解」回馈,这让模型能每天自动跑上千次练习、快速进化。

还有哪些领域具备可验证性

两人列出 AI 进步最快的几个领域:

数学与物理:有明确方程式与模拟结果。

化学与生物:像蛋白质折叠、基因序列,可用实验或模拟验证。

机器人:任务成功与否可直接量化。

这些都属于「可被客观验证」的领域,因此成为 AI 目前最陡峭的学习曲线所在。

写程式的 AI 会先一飞冲天,医学法律还在路上

Masad 总结观点时说:

「写程式的 AI 会先一飞冲天,数学、物理、化学也会紧随其后。但像医疗、法律这类较抽象的领域,还得慢慢追。」

Andreessen 也附和:

「这是自然现象。AI 在能够量化的地方先爆发,在人类判断模糊的领域就会慢一拍。」

这篇文章 AI 为何进步不均?a16z、Replit 创办人:可验证性就是关键差别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