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稀土访问被取消后面临改革中国贸易政策的压力

robot
摘要生成中

北京的冷落引发柏林的战略辩论

德国对中国的态度再次受到关注,外交部长约翰·瓦德普尔取消了原定的北京之行,因为中国官员只同意了几次提议会议中的一次。这一决定加剧了柏林内部对重新思考该国对中国的贸易和安全战略的呼声,尤其是在对稀土出口的限制不断升级的背景下。

Wadephul,代表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原本打算讨论北京对稀土和半导体的限制——这些是德国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关键材料。然而,由于与中国同行的合作有限,访问被推迟了。

对战略大修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取消后,社会民主党(SPD)的阿迪斯·阿赫梅托维奇呼吁德国采用更“积极和战略性的外交政策”,强调长期利益和明确的沟通。他的言论反映出柏林日益增长的共识,即德国对中国的依赖使其面临经济和安全风险。

中国对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日益严格,加深了人们的担忧。这些材料对于电动车、风力涡轮机和先进武器至关重要,仍然由中国供应商主导。2024年,德国大约65.5%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这突显了其依赖程度几乎没有变化。

国家安全与工业风险

专家警告称,中国稀土生产的集中化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德国的防务承包商以及欧洲更广泛的军工基础,严重依赖中国的重稀土。

柏林已经开始通过扩大供应链和投资国内加工能力来寻求替代方案。然而,分析师指出,这些努力仍处于初期阶段,使德国在面对北京政策变动时仍然脆弱。

平衡商业与安全

被取消的北京之行凸显了德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现在面临艰难的平衡——在保持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的同时,减少战略依赖。

观察人士认为,柏林将越来越关注:

  • 将供应链多元化,远离中国
  • 加强与战略伙伴的贸易审查
  • 投资于本地和欧洲稀土加工项目

德国适应的成功与否可能不仅会决定其工业未来,还会影响欧洲对北京的集体态度。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