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准会启动降息,稳定币发行商「躺着赚时代」结束了?

robot
摘要生成中

随着美国联准会开始降息,稳定币发行商依靠利差获利的黄金时代或已经走到终点,如何维持高利润,成为行业生存关键。本文源自 Sleepy.txt 所着文章,由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整理、编译及撰稿。 (前情提要:联准会九月FOMC降息1码,鲍尔喊「关税影响有限」,比特币涨破117300 ) (背景补充:联准会传声筒:鲍尔最后一战,如何背负棘手经济与政治压力 ) 9月 18 日,联准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4.00%~4.25%。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宽松的信号,意味着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充裕的流动性。 但对稳定币发行方来说,这一刀切下去意味着躺赚利差模式的倒计时正式开始。 高利率时代的拐点已至。自 2022 年 3 月起,联准会连续 11 次加息,把利率推到 5.25~5.50% 的高点。这段高利率周期,为稳定币发行商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盈利窗口。 如今,通膨回落、成长乏力、货币政策转向,伴随这一转折,稳定币产业的黄金阶段也走到尾声。 利差模式的终结倒计时 稳定币的核心盈利逻辑极其简单直接,用户用美元兑换等值代币,发行方把这笔钱投向短期美债或货币市场基金,靠利息差赚钱。 在高利率周期,这套模式的回报惊人。Tether 是最直观的例子,其 2024 年第四季度储备鉴证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利润达到 130 亿美元,其中约 70 亿美元来自国债与回购协议的利息,占总利润的一半以上。它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高达 908.7 亿美元,占总储备的 82.5%。 支持流通中的法定计价 Tether 代币的储备明细|图源:Tether 官网鉴证意见和综合储备报告 另一家主要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的情况同样如此。虽然没有公布完整利润构成,但从储备披露来看,Circle 把约四分之一的资金配置在短期美债,剩余部分主要存放在贝莱德管理的货币市场基金。利率维持高位时,这同样是一台稳定的现金机器。 然而,当降息来临,这块利润空间会率先被削减。 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帐。以 Tether 为例,根据其 2025 年第二季度鉴证报告,公司持有的美国国债敞口已达 1270 亿美元。利率每下降 25 个基点,就会让它的年化利息收入减少约 3.18 亿美元。 如果按照市场普遍预期,联准会在未来还将进行 2-3 次降息,总计降息 75 个基点,那么 Tether 的年收入将减少约 9.53 亿美元。 Circle 的处境同样敏感。其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USDC 的平均流通量为 610 亿美元,储备收入 6.34 亿美元。其中约八成资金配置在短期美债。降息 25 个基点,意味着年收入减少约 1.22 亿美元;若累计降息 75 个基点,收入下降幅度将达到 3.66 亿美元。 问题在于,Circle 当季的调整后 EBITDA 只有 1.26 亿美元。一旦利差收益收缩,它很可能从盈利滑向亏损。 更关键的是,利差的损失和规模扩张之间,并不存在对称关系。 理论上,降息会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交易活跃度增加,稳定币的流通规模也可能随之放大。但这种成长的幅度,远远不够填补利差的缺口。 以 Circle 为例,当前资金规模下,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会让收入减少约 1.22 亿美元。要弥补这部分损失,管理规模必须增加 6%,相当于再增加 37 亿美元。若累计降息 75 个基点,Circle 则需要扩张 21%,即增加 126 亿美元,才能维持现有的收益水平。 这种不对称揭示了利差模式的根本脆弱,一旦高利率环境消退,这条赛道的红利周期也就走到了尽头。 更大的压力来自派息稳定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推出能向用户分红的产品,把原本属于发行商的利差收益切走一部分。 这一趋势直接压缩了传统稳定币的利润空间,也迫使发行方加快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从类货币基金到全球金融服务商 利差模式走到尽头后,稳定币发行商必须完成一次根本性的转型,从类货币基金转型成全球金融服务商。核心思路是,把收入重心从单一的利差转向更广泛、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几家巨头已经开始行动,它们的嗅觉一向敏锐,也各自摸索出不同的路径。从这些尝试里可以看出三种迥异的转型方向。 Circle:做金融世界的滴滴 Circle 正在尝试一场彻底的转型,它的目标可以用一个直观的类比来理解:滴滴。 滴滴不拥有汽车,却能撮合司机和乘客;Circle 构建的 Circle Payment Network(CPN)同样不直接处理资金,而是希望把全球的银行与金融机构编织在一起。 传统的跨境支付就像是没有滴滴的出行市场,你需要在街头招手拦车,不知道司机什么时候来,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也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问题。而 CPN 要做的,就是为全球的资金流动提供一个即时调度系统。 Circle 联合创办人 Jeremy Allaire 在采访中说,他们正在「构建历史上最大的金融网路之一」。这个表述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却也反映了 Circle 的雄心壮志。 CPN 的设计也有其巧妙之处,既然不直接持有资金,就不必在每个国家申请货币传输牌照。既然定位是技术服务商,就能把更多资源投向产品创新,而不是陷在合规成本里。轻资产、重网路,让 Circle 得以快速扩张。 不过,金融产业的核心是信任。为了赢得传统机构的认可,Circle 邀请桑坦德、德意志银行、法兴和渣打四家全球大型银行担任顾问。对 CPN 而言,这些名字就是背书。 从盈利模式来看,Circle 正在从吃利差转向收过路费。每一笔通过 CPN 的交易,Circle 都能收取网路费用。这让收入与交易量挂钩,而非依赖利率。即便在零利率环境下,只要有资金流动就有收益。 不过,这个转型故事还处在非常早期。CPN 在今年 5 月才正式上线,目前仅有 4 个活跃的支付通道。尽管有 100 多家金融机构在排队等候接入,但目前为止收入仍然有限。根据 Circle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总收入为 6.58 亿美元,其中 6.34 亿来自储备利息,其他收入(包...

USDC0.01%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