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比特幣創世區塊:16年前引發革命的程式碼

**重點摘要:**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Block 0),並在其中嵌入了《泰晤士報》的標題:「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財政大臣瀕臨第二次拯救銀行邊緣)。這不是隨機的,而是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直接回應。十六年後,那50枚比特幣依然未被花費,比特幣從零成長至超過$108K ,市值達2.1兆美元。

代碼中的訊息

中本聰不只是挖了一個區塊——他發表了一個聲明。創世區塊的程式碼中埋藏著這條標題: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這不是時間戳,而是對傳統金融體制的挑釁。當各國政府忙於拯救銀行時,中本聰創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諷刺的是,那個區塊產生的50 BTC獎勵被硬編碼為不可花費——象徵著比特幣運行於不同的規則之上。

從最初到現在

早期比特幣 (2009-2011):

  • 每個區塊獎勵50 BTC
  • 區塊內僅有少數交易
  • 一個披薩需要10,000 BTC (2010年11月22日)

現代比特幣 (2024):

  • 每個區塊獎勵3.125 BTC (經過四次減半)
  • 每區塊1,000-2,500筆交易
  • 川普當選後價格超過$108,000
  • 獲准成為機構投資工具 (現貨ETF)
  • 薩爾瓦多採用為法定貨幣 (2021)
  • 大型企業持有比特幣 (MicroStrategy等)

改變一切的技術

創世區塊不僅是一個起點——它孕育了一整個生態系:

Layer 1 演進:

  • 比特幣引入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 以太坊將區塊鏈概念加入智能合約 (2015)
  • 如今已有數千條Layer 1公鏈

Layer 2 與基礎設施:

  • 閃電網路 (擴容)
  • Taproot升級 (2021) → 更佳隱私與智能合約功能
  • 隔離見證SegWit (2017) → 解決交易可塑性問題

DeFi與Web3:

  •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借貸協議
  • NFT與數位所有權
  • DAO取代傳統公司架構

這一切都可追溯到2009年那個星期二早晨被挖出的第一個區塊。

無法花費的50 BTC

遺失的幣還是設計使然?沒有人說得準。那個地址 (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 持有著50 BTC,現值約540萬美元——且在數學上無法花出。有些人認為:

  • 證明中本聰不控制比特幣
  • 象徵比特幣不受任何單一實體掌控
  • 對最初願景的紀念碑

16年,16個里程碑

2009:創世區塊
2010:首次實體交易 (2個披薩=10K BTC)
2011:BTC首次突破 $1
2013:首次大型泡沫 ($250)
2017:$20K 牛市
2020-21:機構入場浪潮
2021:薩爾瓦多全面採用
2024:現貨ETF核准→歷史新高 ($108K+)

為何這依然重要

創世區塊解決了一個問題:如何創造一種沒有中央發行者的貨幣?

中本聰的答案——工作量證明、去中心化共識、不可篡改帳本——成為所有後繼發展的藍圖。比特幣證明發行貨幣不需要銀行、政府或公司。

十六年後,這依舊是顛覆性的。

BTC3.3%
ETH4.2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