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黑石總裁回應三大泡沫爭議:私人信貸、AI、股市其實沒想像中危險
黑石 (Blackstone) 總裁 Jon Gray 在最新節目中直接回應三大泡沫疑慮,他認為,許多泡沫言論根本被放大,私人信貸依然有穩定回報結構,AI 的資本需求比外界想得更巨大,股市雖然估值偏高,但和 2000 年的泡沫年代完全不同。Gray 強調,不是要忽略風險存在,而是要用更完整的視角看待當前市場,避免被輿論情緒牽著走。
泡沫話題滿天飛,Gray 認為需要回到基本面
近來市場上充滿對泡沫的疑慮,從私人信貸到 AI、再到股市,各種說法讓投資人情緒緊繃。Gray 對此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只是順著輿論走,雖然風險確實存在,但有些「泡沫論」其實被誇大。
私人信貸泡沫被放大:本質與回報仍具吸引力
Gray 指出,私人信貸會被說成泡沫,主要是受到一些市場事件干擾,但那些事件本身並不是私人信貸的問題。他解釋,私人信貸的核心是讓資金更直接流向企業,省掉傳統放款中常見的起始手續、證券化流程和各種中介成本,讓投資回報更「乾淨」也更具吸引力。
他表示,黑石現在所看到的,是真實需求並沒有退燒,好的大企業照樣在借錢,而投資人拿到的利差也比公開市場的信用債更划算。從這些基本面來看,他認為私人信貸不但沒破、反而持續維持吸引力。
AI 泡沫爭議持續:外界低估投資需求與破壞力
談到 AI 泡沫,Gray 認為外界其實低估了 AI 帶來的生產力革命與龐大的資本投入需求。他強調,未來要推動 AI,必須大量建置晶片、資料中心和電力基礎建設,這都是巨量投資。
黑石也正從私募、房地產、信貸、基建等方向全盤布局。Gray 提醒,AI 的衝擊力會像當年讓黃頁 (Yellow Pages) 瞬間消失一樣,許多依賴規則、靠流程運作的商業模式,都可能被快速取代。因此,把 AI 視為被炒過頭的泡沫,反而可能錯估這股浪潮帶來的真正規模。
股市估值偏高:與 2000 年泡沫時期完全不同
Gray 回到股市,坦言現在確實屬於高估值環境,但和 2000 年科技泡沫相比差異巨大。
他舉例,當年思科 (Cisco) 的本益比高達 130 倍,而今天的輝達 (NVIDIA) 約 30 倍,兩者完全不同。他表示,市場當然會有失誤與挑戰,但如果相信 AI 帶來的生產力革命與投資潮確實正在發生,那目前的估值也不算離譜。換言之,高估值不等於泡沫快爆。
AI 已走入日常,自駕車與精準醫療開始成形
Gray 分享他近期在鳳凰城參加婚禮的經驗,提到當地搭乘 Waymo 自駕車的感受。他說,連續坐了三趟之後,甚至覺得自己像是身在未來,更開始思考,眼前這趟自駕車究竟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新奇體驗」,還是未來人類開車方式即將被自駕徹底改寫。他的結論很明確,就是後者。
Gray 也談到 AI 在醫療領域帶來的精準醫療,能讓醫療判斷更準確,他認為這些都只是 AI 發展的起點,真正的改變還在前方。
(AI 加密沙皇:OpenAI 被誤為 AI 泡沫開端,科技股下跌是自然修正)
這篇文章 黑石總裁回應三大泡沫爭議:私人信貸、AI、股市其實沒想像中危險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