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警告穩定幣風險,力推CBDC“e-CNY”

中國人民銀行 (PBOC) 行長潘功勝周一在北京的一個論壇上對穩定幣的風險發出了更強硬的警告。他指出,穩定幣在客戶身分識別 (KYC) 和 反洗錢 (AML) 方面存在根本缺陷,加劇了全球金融監管漏洞,並可能被用於非法跨境資金轉移和恐怖主義融資。

潘功勝進一步強調,穩定幣“助長了強烈的市場投機氛圍”,並“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衝擊了部分欠發達經濟體的貨幣主權”。爲應對這些挑戰,中國央行計劃在下一個五年規劃期內,優化其國家支持的 CBDC——e-CNY 的地位,並支持更多商業銀行成爲其運營商,以強化 PBOC 的宏觀審慎監管職能。

中國央行行長對穩定幣發出嚴正警告

中國人民銀行 (PBOC) 行長潘功勝周一在北京的一個論壇上發表講話,加大了對穩定幣風險的警告力度。他明確指出,這類通常錨定法定貨幣的數字代幣,正在全球範圍內引起監管機構的更多擔憂。潘功勝表示,他本月早些時候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和世界銀行會議上,聽取了其他央行行長和財政部長的“普遍看法”,進一步鞏固了 PBOC 對穩定幣的擔憂。

核心風險點:KYC/AML 漏洞

潘功勝強調了穩定幣在監管合規方面的基本缺陷:

“作爲一種金融活動,穩定幣目前未能有效滿足客戶身分識別和反洗錢的基本要求,加劇了全球金融監管的漏洞,例如 洗錢、非法跨境資金轉移 和 恐怖主義融資。”

這一論點與全球監管機構(包括國際清算銀行等)對 USDT 和 USDC 等主流穩定幣的擔憂高度一致。

穩定幣的宏觀影響:投機與主權衝擊

盡管此前有跡象表明北京可能考慮將穩定幣用於 跨境支付,且一些國內專家呼籲推出人民幣 CBDC 以應對美國對美元穩定幣的監管行動,但潘功勝的講話爲中國對加密貨幣的政策定下了更爲謹慎的基調。

潘功勝指出,穩定幣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而目前的普遍觀點認爲,這些數字貨幣:

  1. “助長了強烈的市場投機氛圍”:其快速增長和與主流金融的日益緊密聯繫,使得投機情緒高漲。
  2. “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穩定幣的波動性和不透明性可能構成系統性風險。
  3. “衝擊了部分欠發達經濟體的貨幣主權”:強勢穩定幣的普及可能削弱當地法幣的地位。

在此之前,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已要求當地券商停止發布研究報告或舉辦研討會來推廣穩定幣,以避免資產類別帶來的潛在不穩定。

PBOC 的新五年計劃:優化CBDC e-CNY 地位與強化宏觀審慎

潘功勝的講話核心圍繞 PBOC 在下一個五年規劃期(從 2026 年開始)強化其“宏觀審慎職能” 的計劃。宏觀審慎職能旨在維護整體金融穩定。

爲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央行將採取以下關鍵措施:

  • 優化 e-CNY 地位: PBOC 將尋求在 “貨幣層級” 中 “優化”中國國家支持的數字貨幣 e-CNY 的地位。
  • 擴大運營商範圍: 將支持更多商業銀行成爲 e-CNY 的運營商,以推動其更廣泛的滲透和應用。
  • 防控金融風險: 央行將致力於更好地控制源自實體經濟、市場、關鍵金融機構以及海外變化的金融風險。

此外,潘功勝還透露了其他金融穩定工具的探索:

  • 市場支持: PBOC 過去一年已通過引入結構性貨幣政策和協助主權財富基金的部門作爲 “準穩定”機制,爲股票市場提供了支持。
  • 流動性探索: 央行正在探索一種機制,以在特定情景下爲 非銀行金融機構 提供流動性支持。
  • 個人信用修復: 央行計劃在明年初推出一項新政策,允許個人修復因 “不可抗力事件”(如新冠疫情) 導致的債務違約記錄,以便在全額償還債務後消除對其金融生活的長期影響。

結語

潘功勝對穩定幣風險的嚴厲措辭,再次表明了中國對去中心化加密資產的審慎態度,並強調了央行數字貨幣 (CBDC) 在維護國家金融主權和宏觀審慎監管中的核心作用。他所提出的 AML/KYC 挑戰、金融脆弱性和貨幣主權衝擊,是全球監管機構對 USDC、USDT 等主流穩定幣日益增長的擔憂的集中體現。隨着 PBOC 計劃通過 e-CNY 滲透更多商業銀行和場景,並探索爲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的機制,中國在 數字金融領域的主導權 將進一步加強。對於關注 CBDC 發展和加密監管 的投資者而言,潘功勝的講話是理解中國未來五年金融風險防控和數字貨幣政策的關鍵指南。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