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於台灣時間 10 月 7 日凌晨舉行年度開發者大會 (DevDay),正式宣告 ChatGPT 從對話工具升級為「AI 應用平台」。本屆主題聚焦於五大新發表:Apps SDK、AgentKit、Codex、GPT-5 Pro 與 Sora 2 API,並搭配新推出的個人化功能 ChatGPT Pulse,全面展現 OpenAI 的生態擴張藍圖。
Apps SDK:讓 ChatGPT 變成「App Store」
首先,OpenAI 推出全新軟體開發套件 (Apps SDK),讓開發者能直接在 ChatGPT 內建立具有互動介面的應用。
這套 SDK 基於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標準,支援資料庫串接、動作觸發與外部服務整合,ChatGPT 未來更將內建 App 目錄與情境推薦功能。
舉例來說,用戶能輸入「幫我安排派對歌單」,ChatGPT 即可連結 Spotify 自主搜尋創建;上傳草圖後,ChatGPT 能連結 Figma 直接生成互動式設計介面。
首波合作夥伴包括 Spotify、Figma、Booking.com、Canva 和 Zillow 等,後續 Uber 和 AllTrails 等也將加入其中。
AgentKit:幾小時就能打造 AI 代理,成企業解決方案
針對企業與獨立開發者,OpenAI 發表 AgentKit,讓 AI 代理從設計到部署僅需數小時。套件內含三大核心工具:
AgentKit 介面:視覺化 workflow
Agent Builder:以視覺化節點設計代理工作流 (workflow),支援人工審核與安全控管。
ChatKit:可嵌入網站或 App 的聊天模組,支援品牌化設計。
Evals for Agents:提供代理追蹤、提示優化與跨模型評估。
在現場示範中,開發人員僅花八分鐘便完成一個 AI 代理並上線。CEO Sam Altman 表示,這將能用於客戶關係管理 (CRM) 與零售領域等,讓個人開發者與大型公司,都能快速部署 AI 解決方案。
Codex:軟體開發更輕鬆
同時,程式開發 AI 模型 Codex 也結束了長達兩年的研究測試期並正式上線。新版本採用 GPT-5 架構,強化程式生成、重構與長任務推理能力。OpenAI 更指出,內部已有 70% 的程式碼由 Codex 生成,大幅提高審查效率。
新版功能包括:
Slack 整合:能在聊天室直接 @Codex,以要求撰寫、擴展並除錯程式。
Codex SDK:Codex 能嵌入自有工具或平台,自動化開發流程並隨時擴充功能。
企業監控介面:自帶儀表板,方便團隊進行控管與分析。
模型升級:GPT-5 Pro、Realtime Mini、Sora 2 帶來新突破
Altman 宣布多項模型更新:
GPT-5 Pro:主打高精準度推理,鎖定財務、法務與醫療等專業領域。
GPT-Realtime-Mini:語音互動輕量版,成本降低 70%。
Sora 2 API (測試) :影片生成模型首度開放 API,支援聲音與畫面同步、鏡頭控制與環境音生成。
在展示影片中,Sora 2 能將靜態照片延展成電影級動態畫面,合作夥伴 Mattel 更已用於玩具概念影片。
Pulse:ChatGPT 變身個人助理,未來或導入廣告
另一亮點是 OpenAI 最新個人助理功能 ChatGPT Pulse。它能根據使用者的對話紀錄、行事曆與信件內容,於每日早晨提供 5 至 10 張個人化資訊卡,如健身建議、新聞摘要或晚餐推薦。
目前僅向 ChatGPT Pro 用戶開放,且 Altman 在記者提問中表示未來不排除導入個人化廣告。
OpenAI 全方位賦能開發者:人人都能使用 AI
隨著 OpenAI DevDay 2025 落幕,Altman 的目標似乎也越發明顯。
從 Apps SDK 開啟應用分發入口、AgentKit 降低企業部署門檻、Codex 與 Sora 重新定義軟體與內容創作,Pulse 則邁向主動式智慧助理,都象徵著 OpenAI 漸漸走向 AI 開發平台甚至可以說是「AI 作業系統」的定位。
正如 Altman 的願景,讓每個人、每個企業,都能在 ChatGPT 內創造屬於自己的應用。
這篇文章 OpenAI DevDay 懶人包:ChatGPT 整合代理串接,成全方位 AI 應用開發平台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13.1萬 熱度
4.1萬 熱度
2.5萬 熱度
17.2萬 熱度
3114 熱度
OpenAI DevDay 懶人包:ChatGPT 整合代理串接,成全方位 AI 應用開發平台
OpenAI 於台灣時間 10 月 7 日凌晨舉行年度開發者大會 (DevDay),正式宣告 ChatGPT 從對話工具升級為「AI 應用平台」。本屆主題聚焦於五大新發表:Apps SDK、AgentKit、Codex、GPT-5 Pro 與 Sora 2 API,並搭配新推出的個人化功能 ChatGPT Pulse,全面展現 OpenAI 的生態擴張藍圖。
Apps SDK:讓 ChatGPT 變成「App Store」
首先,OpenAI 推出全新軟體開發套件 (Apps SDK),讓開發者能直接在 ChatGPT 內建立具有互動介面的應用。
這套 SDK 基於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標準,支援資料庫串接、動作觸發與外部服務整合,ChatGPT 未來更將內建 App 目錄與情境推薦功能。
舉例來說,用戶能輸入「幫我安排派對歌單」,ChatGPT 即可連結 Spotify 自主搜尋創建;上傳草圖後,ChatGPT 能連結 Figma 直接生成互動式設計介面。
首波合作夥伴包括 Spotify、Figma、Booking.com、Canva 和 Zillow 等,後續 Uber 和 AllTrails 等也將加入其中。
AgentKit:幾小時就能打造 AI 代理,成企業解決方案
針對企業與獨立開發者,OpenAI 發表 AgentKit,讓 AI 代理從設計到部署僅需數小時。套件內含三大核心工具:
AgentKit 介面:視覺化 workflow
Agent Builder:以視覺化節點設計代理工作流 (workflow),支援人工審核與安全控管。
ChatKit:可嵌入網站或 App 的聊天模組,支援品牌化設計。
Evals for Agents:提供代理追蹤、提示優化與跨模型評估。
在現場示範中,開發人員僅花八分鐘便完成一個 AI 代理並上線。CEO Sam Altman 表示,這將能用於客戶關係管理 (CRM) 與零售領域等,讓個人開發者與大型公司,都能快速部署 AI 解決方案。
Codex:軟體開發更輕鬆
同時,程式開發 AI 模型 Codex 也結束了長達兩年的研究測試期並正式上線。新版本採用 GPT-5 架構,強化程式生成、重構與長任務推理能力。OpenAI 更指出,內部已有 70% 的程式碼由 Codex 生成,大幅提高審查效率。
新版功能包括:
Slack 整合:能在聊天室直接 @Codex,以要求撰寫、擴展並除錯程式。
Codex SDK:Codex 能嵌入自有工具或平台,自動化開發流程並隨時擴充功能。
企業監控介面:自帶儀表板,方便團隊進行控管與分析。
模型升級:GPT-5 Pro、Realtime Mini、Sora 2 帶來新突破
Altman 宣布多項模型更新:
GPT-5 Pro:主打高精準度推理,鎖定財務、法務與醫療等專業領域。
GPT-Realtime-Mini:語音互動輕量版,成本降低 70%。
Sora 2 API (測試) :影片生成模型首度開放 API,支援聲音與畫面同步、鏡頭控制與環境音生成。
在展示影片中,Sora 2 能將靜態照片延展成電影級動態畫面,合作夥伴 Mattel 更已用於玩具概念影片。
Pulse:ChatGPT 變身個人助理,未來或導入廣告
另一亮點是 OpenAI 最新個人助理功能 ChatGPT Pulse。它能根據使用者的對話紀錄、行事曆與信件內容,於每日早晨提供 5 至 10 張個人化資訊卡,如健身建議、新聞摘要或晚餐推薦。
目前僅向 ChatGPT Pro 用戶開放,且 Altman 在記者提問中表示未來不排除導入個人化廣告。
OpenAI 全方位賦能開發者:人人都能使用 AI
隨著 OpenAI DevDay 2025 落幕,Altman 的目標似乎也越發明顯。
從 Apps SDK 開啟應用分發入口、AgentKit 降低企業部署門檻、Codex 與 Sora 重新定義軟體與內容創作,Pulse 則邁向主動式智慧助理,都象徵著 OpenAI 漸漸走向 AI 開發平台甚至可以說是「AI 作業系統」的定位。
正如 Altman 的願景,讓每個人、每個企業,都能在 ChatGPT 內創造屬於自己的應用。
這篇文章 OpenAI DevDay 懶人包:ChatGPT 整合代理串接,成全方位 AI 應用開發平台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