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D 是什麼?解析 Web3 數據湖網路的技術與應用價值

新手7/4/2025, 5:52:44 AM
SQD 是支持 Web3 數據湖架構的基礎協議,提供可驗證的數據查詢、分布式存儲與激勵機制,助力 Web3 進入數據智能時代。

SQD 的誕生背景


圖:https://www.sqd.ai/

在比特幣誕生之初,區塊鏈僅被視作點對點的支付網絡。而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約後,Web3 開啓了一個新紀元:無論是 DeFi、NFT、去中心化社交(DeSoc),還是鏈遊 GameFi 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DePIN),都基於鏈上智能合約快速發展。

但隨着應用爆發增長,鏈上數據也以指數級增長,如何有效存儲、管理與查詢這些數據,成爲制約 Web3 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瓶頸。

Web3 數據的難題

當前 Web3 面臨以下數據難題:

  1. 查詢復雜: 區塊鏈數據分散於多個鏈中,難以統一查詢。

  2. 存儲成本高: 完整運行節點成本高昂,不利於開發者快速接入。

  3. 缺乏可驗證性: 查詢結果多數依賴中心化服務,難以驗證真僞。

  4. 數據不可組合: 來自不同鏈的數據難以聚合處理,影響應用效率。

傳統 Web2 中,企業常使用 BigQuery、Snowflake 等數據湖。但在去中心化場景下,這類中心化方案顯然不符合開放和抗審查的 Web3 精神。

SQD Network 的核心機制

SQD Network 是一個專爲 Web3 打造的去中心化數據湖網路。其設計目標包括:

  • 無限橫向擴展:節點越多,容量越強;

  • 無權限訪問:任何人都可上傳、查詢數據;

  • 查詢可驗證:每個查詢結果都有加密籤名並可提交鏈上驗證;

  • 成本極低:通過 DuckDB 等新型數據庫,大幅降低存儲與查詢成本。

整個網路通過工作節點、調度器、數據提供者共同運作,構建了一個動態擴展的數據存儲網路。

節點、查詢與獎勵分配

SQD Network 中,核心角色包括:

  • 數據提供者: 向網路上傳鏈上數據,目前支持 EVM 與 Substrate 鏈,未來將擴展到 Solana 與 Cosmos。

  • 工作節點: 負責存儲與查詢數據,需質押 10 萬枚 SQD,且每個查詢需籤名確認並寫入日志。

  • 查詢消費者: 使用代幣鎖倉換取查詢能力(計算單位 CU),進行數據請求。

節點根據在線時間、數據流量、質押數量等綜合因素獲取獎勵。獎勵來自 SQD 初始供應的 10%,並通過算法動態調整獎勵率,維持網路平衡。

SQD 代幣的作用

SQD 是該網路的原生代幣,基於 Ethereum 發行並橋接至 Arbitrum。其用途包括:

  • 節點質押與懲罰機制;

  • 查詢能力分配(鎖倉換取 CU);

  • 網路治理(持幣者可投票參與決策);

  • 信任信號(可將 SQD 委托給優質節點,參與獎勵分配)。

SQD 的設計允許社區對獎勵、查詢速率、節點準入等關鍵參數進行治理調整,確保網路長期去中心化與可持續發展。

總結

SQD Network 不只是另一個數據平台,更是 Web3 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拼圖。它提供了一個開放、可驗證、激勵對齊的數據網路,使得 Web3 世界中的數據不再“沉睡”,而是被廣泛訪問與重用,釋放 Web3 真正的價值潛力。


SQD 已上線 Gate 合約交易,近期波動較大,請謹慎交易,注意風險:https://www.gate.com/futures/USDT/SQD_USDT

作者: Max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文不作為 Gate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況下,複製、傳播或抄襲本文將違反《版權法》,Gate 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SQD 是什麼?解析 Web3 數據湖網路的技術與應用價值

新手7/4/2025, 5:52:44 AM
SQD 是支持 Web3 數據湖架構的基礎協議,提供可驗證的數據查詢、分布式存儲與激勵機制,助力 Web3 進入數據智能時代。

SQD 的誕生背景


圖:https://www.sqd.ai/

在比特幣誕生之初,區塊鏈僅被視作點對點的支付網絡。而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約後,Web3 開啓了一個新紀元:無論是 DeFi、NFT、去中心化社交(DeSoc),還是鏈遊 GameFi 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DePIN),都基於鏈上智能合約快速發展。

但隨着應用爆發增長,鏈上數據也以指數級增長,如何有效存儲、管理與查詢這些數據,成爲制約 Web3 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瓶頸。

Web3 數據的難題

當前 Web3 面臨以下數據難題:

  1. 查詢復雜: 區塊鏈數據分散於多個鏈中,難以統一查詢。

  2. 存儲成本高: 完整運行節點成本高昂,不利於開發者快速接入。

  3. 缺乏可驗證性: 查詢結果多數依賴中心化服務,難以驗證真僞。

  4. 數據不可組合: 來自不同鏈的數據難以聚合處理,影響應用效率。

傳統 Web2 中,企業常使用 BigQuery、Snowflake 等數據湖。但在去中心化場景下,這類中心化方案顯然不符合開放和抗審查的 Web3 精神。

SQD Network 的核心機制

SQD Network 是一個專爲 Web3 打造的去中心化數據湖網路。其設計目標包括:

  • 無限橫向擴展:節點越多,容量越強;

  • 無權限訪問:任何人都可上傳、查詢數據;

  • 查詢可驗證:每個查詢結果都有加密籤名並可提交鏈上驗證;

  • 成本極低:通過 DuckDB 等新型數據庫,大幅降低存儲與查詢成本。

整個網路通過工作節點、調度器、數據提供者共同運作,構建了一個動態擴展的數據存儲網路。

節點、查詢與獎勵分配

SQD Network 中,核心角色包括:

  • 數據提供者: 向網路上傳鏈上數據,目前支持 EVM 與 Substrate 鏈,未來將擴展到 Solana 與 Cosmos。

  • 工作節點: 負責存儲與查詢數據,需質押 10 萬枚 SQD,且每個查詢需籤名確認並寫入日志。

  • 查詢消費者: 使用代幣鎖倉換取查詢能力(計算單位 CU),進行數據請求。

節點根據在線時間、數據流量、質押數量等綜合因素獲取獎勵。獎勵來自 SQD 初始供應的 10%,並通過算法動態調整獎勵率,維持網路平衡。

SQD 代幣的作用

SQD 是該網路的原生代幣,基於 Ethereum 發行並橋接至 Arbitrum。其用途包括:

  • 節點質押與懲罰機制;

  • 查詢能力分配(鎖倉換取 CU);

  • 網路治理(持幣者可投票參與決策);

  • 信任信號(可將 SQD 委托給優質節點,參與獎勵分配)。

SQD 的設計允許社區對獎勵、查詢速率、節點準入等關鍵參數進行治理調整,確保網路長期去中心化與可持續發展。

總結

SQD Network 不只是另一個數據平台,更是 Web3 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拼圖。它提供了一個開放、可驗證、激勵對齊的數據網路,使得 Web3 世界中的數據不再“沉睡”,而是被廣泛訪問與重用,釋放 Web3 真正的價值潛力。


SQD 已上線 Gate 合約交易,近期波動較大,請謹慎交易,注意風險:https://www.gate.com/futures/USDT/SQD_USDT

作者: Max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文不作為 Gate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況下,複製、傳播或抄襲本文將違反《版權法》,Gate 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