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資金池這個概念一直是被低估的概念。清晰定義準確資金池這個概念,對混幣圈非常重要。學習DeFi,資金池可能是一把最好用的鑰匙,任何想進入這個領域的新用戶,應該第一站就搞明白資金池。
在幣安這樣的中心化交易所裏,一個交易對,採用訂單簿形式,如ETH-usdt,就是交易雙方掛單的陣地,賣方和買方互爲對手方。這是我們熟悉的交易形式。
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裏,買方和賣方的交易對手方是一個叫資金池的東西。資金池就是將兩個相互交易的代幣一起扔進一個“池裏”,這個池裏這兩個代幣的具體數額滿足特定的價格曲線要求來改變,這就是AMM算法。
這就是dex裏流動性資金池最核心的東西。讓我們具體定義清楚,什麼是流動性資金池,或者說組成或定義一個具體的流動性資金池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透徹理解資金池,可以問三個問題:
1.誰把資金放進池子?
2.協議怎麼處理這些錢?
3.收益和風險如何在資金池裏分配?
對於絕大多數DeFi項目,你能回答清楚這三個問題,那基本上就算是這個項目的專家了。
不過,爲了能夠對一個DeFi項目進行真正納入到你的理財或者使用的程度,我們還是要更加細化地定義清楚資金池。
對於一個資金池,可以拆分成五個要素:
1.資金成分。
比如uniswap裏的資金池,一幫就是包含兩個erc20代幣,以此組成一個交易對(pair)。像Curve會有三幣池。
同樣的,對於借貸defi項目,其實也可以從資金池視角來看。比如aave可以拆分成供給池和負債池,也一樣可以看池裏有哪些成分。
2.和資金池交互的角色,以此來定義資金池的供需角色。
比如uniswap的資金池,可以定義出交易用戶和資金池提供者用戶。這個要素可以把這個defi產品真正的利潤來自哪裏找出來。如果你參與一個defi項目,但你沒搞清楚這個要素,那你肯定就是韭菜了。
3.改變或者說是約束資金池裏成分變化的算法。
經典的就是Uniswap的AMM曲線。各種dex其實都是在修改這個改變資金池成分的算法,各種MM曲線本質都是這個算法的一點點改變。
借貸協議的利息計算、抵押率和爆倉條件這些參數也屬於約束資金池成分變化的算法。
4.協議的利益和成本的分配。
利益和成本的分配屬於上述3的算法的一部分。但這個很重要,值得進一步細化。
比如uniswap的AMM算法就是將交易用戶貢獻的手續費100%給資金池提供者,而大部分dex都會分一部分給項目方。
借貸協議的利息分配也是最重要的參數之一。
5.最後還有一部分,可能我們都不太關心的,就是治理。
主要是協議參數應該如何調整,現在各種Dao的治理都是項目方發提案,然後持幣人來投票之類的。
再復雜的defi協議,都可以展開從這五個要素去分析。
像uniswap v4版本的hook,我看網上一堆人寫了文章科普都很難理解,其實從池子視角一看就明白。
Uniswap V2 的資金池成分是兩種 ERC-20 代幣,只要代幣相同,就是同一個池子。這意味着,對於每個代幣對(比如 ETH/USDC),Uniswap V2 只有一個池,所有交易都在這個池裏進行,手續費固定爲 0.3%。
Uniswap V3 引入了更多靈活性。除了 手續費 劃分,V3 增加了四種手續費選項:0.01%、0.05%、0.3% 和 1%。這意味着,對於同一對代幣,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手續費,形成不同的資金池。V2 只有一種 0.3% 的費用,而 V3 允許根據不同的交易需求調整費率。
此外,V3 還引入了 集中流動性,允許 LP 選擇提供流動性的價格區間,進一步優化資金池的效率。這是對資金池成分的 算法調整,但這些算法是由 Uniswap 官方定義 的,LP 只能在這些預設的範圍內提供流動性。
Uniswap V4 相較於 V3,最顯著的變化在於 手續費自定義。V4 允許用戶爲同一對代幣設置幾乎無限的手續費選項,打破了 V3 中四個固定費率的限制。這意味着,兩個相同的代幣對,在 V4 中可以創建多個不同的資金池,具體取決於手續費的不同設置。
另外,V4 還引入了 Hook 機制,使得資金池的成分和算法可以更加靈活。V4 允許用戶在原本的 x * y = k 約束後,增加一個 自定義算法,即 Hook,來進一步改變資金池的行爲。每個資金池只能有一個 Hook,因此,即便是相同的代幣對和相同的手續費設置,不同的 Hook 也會創建不同的資金池。
V4版本可能會讓資金池的數據無限多啊。
sol上最大的項目之一pump.fun,從資金池的視角解讀也是一目了然。
Pump.fun最大的創新就是融合了發幣和鑄初始資金池的算法。
發幣過程中,用戶mint幣交納的本金,會在發幣結束後被鑄成資金池,以此彌補絕大多數幣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讓一個新幣成功發行就有充足的資金池供大家去賭。
其實,認真去研究這些茫茫多的defi協議,尋找它們的資金池的設計細節,是尋找套利策略的好辦法。
分享
我覺得資金池這個概念一直是被低估的概念。清晰定義準確資金池這個概念,對混幣圈非常重要。學習DeFi,資金池可能是一把最好用的鑰匙,任何想進入這個領域的新用戶,應該第一站就搞明白資金池。
在幣安這樣的中心化交易所裏,一個交易對,採用訂單簿形式,如ETH-usdt,就是交易雙方掛單的陣地,賣方和買方互爲對手方。這是我們熟悉的交易形式。
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裏,買方和賣方的交易對手方是一個叫資金池的東西。資金池就是將兩個相互交易的代幣一起扔進一個“池裏”,這個池裏這兩個代幣的具體數額滿足特定的價格曲線要求來改變,這就是AMM算法。
這就是dex裏流動性資金池最核心的東西。讓我們具體定義清楚,什麼是流動性資金池,或者說組成或定義一個具體的流動性資金池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透徹理解資金池,可以問三個問題:
1.誰把資金放進池子?
2.協議怎麼處理這些錢?
3.收益和風險如何在資金池裏分配?
對於絕大多數DeFi項目,你能回答清楚這三個問題,那基本上就算是這個項目的專家了。
不過,爲了能夠對一個DeFi項目進行真正納入到你的理財或者使用的程度,我們還是要更加細化地定義清楚資金池。
對於一個資金池,可以拆分成五個要素:
1.資金成分。
比如uniswap裏的資金池,一幫就是包含兩個erc20代幣,以此組成一個交易對(pair)。像Curve會有三幣池。
同樣的,對於借貸defi項目,其實也可以從資金池視角來看。比如aave可以拆分成供給池和負債池,也一樣可以看池裏有哪些成分。
2.和資金池交互的角色,以此來定義資金池的供需角色。
比如uniswap的資金池,可以定義出交易用戶和資金池提供者用戶。這個要素可以把這個defi產品真正的利潤來自哪裏找出來。如果你參與一個defi項目,但你沒搞清楚這個要素,那你肯定就是韭菜了。
3.改變或者說是約束資金池裏成分變化的算法。
經典的就是Uniswap的AMM曲線。各種dex其實都是在修改這個改變資金池成分的算法,各種MM曲線本質都是這個算法的一點點改變。
借貸協議的利息計算、抵押率和爆倉條件這些參數也屬於約束資金池成分變化的算法。
4.協議的利益和成本的分配。
利益和成本的分配屬於上述3的算法的一部分。但這個很重要,值得進一步細化。
比如uniswap的AMM算法就是將交易用戶貢獻的手續費100%給資金池提供者,而大部分dex都會分一部分給項目方。
借貸協議的利息分配也是最重要的參數之一。
5.最後還有一部分,可能我們都不太關心的,就是治理。
主要是協議參數應該如何調整,現在各種Dao的治理都是項目方發提案,然後持幣人來投票之類的。
再復雜的defi協議,都可以展開從這五個要素去分析。
像uniswap v4版本的hook,我看網上一堆人寫了文章科普都很難理解,其實從池子視角一看就明白。
Uniswap V2 的資金池成分是兩種 ERC-20 代幣,只要代幣相同,就是同一個池子。這意味着,對於每個代幣對(比如 ETH/USDC),Uniswap V2 只有一個池,所有交易都在這個池裏進行,手續費固定爲 0.3%。
Uniswap V3 引入了更多靈活性。除了 手續費 劃分,V3 增加了四種手續費選項:0.01%、0.05%、0.3% 和 1%。這意味着,對於同一對代幣,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手續費,形成不同的資金池。V2 只有一種 0.3% 的費用,而 V3 允許根據不同的交易需求調整費率。
此外,V3 還引入了 集中流動性,允許 LP 選擇提供流動性的價格區間,進一步優化資金池的效率。這是對資金池成分的 算法調整,但這些算法是由 Uniswap 官方定義 的,LP 只能在這些預設的範圍內提供流動性。
Uniswap V4 相較於 V3,最顯著的變化在於 手續費自定義。V4 允許用戶爲同一對代幣設置幾乎無限的手續費選項,打破了 V3 中四個固定費率的限制。這意味着,兩個相同的代幣對,在 V4 中可以創建多個不同的資金池,具體取決於手續費的不同設置。
另外,V4 還引入了 Hook 機制,使得資金池的成分和算法可以更加靈活。V4 允許用戶在原本的 x * y = k 約束後,增加一個 自定義算法,即 Hook,來進一步改變資金池的行爲。每個資金池只能有一個 Hook,因此,即便是相同的代幣對和相同的手續費設置,不同的 Hook 也會創建不同的資金池。
V4版本可能會讓資金池的數據無限多啊。
sol上最大的項目之一pump.fun,從資金池的視角解讀也是一目了然。
Pump.fun最大的創新就是融合了發幣和鑄初始資金池的算法。
發幣過程中,用戶mint幣交納的本金,會在發幣結束後被鑄成資金池,以此彌補絕大多數幣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讓一個新幣成功發行就有充足的資金池供大家去賭。
其實,認真去研究這些茫茫多的defi協議,尋找它們的資金池的設計細節,是尋找套利策略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