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广场用户们,广场使用界面全新升级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简洁、操作更流畅丝滑,还有多项贴心新功能上线,快来更新体验吧!你对新版界面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是哪一个?你发现了哪些惊喜或变化呢?发帖分享新版广场使用体验,瓜分 $10 分享奖励!
🎁 我们将精选 10 位幸运用户,每人奖励 $10 合约体验券!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风格体验、细节功能变化、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或优化建议等;
3⃣️ 帖子内容需至少 30 字,并且只带本活动标签;
广场界面焕新介绍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动截止时间:2025/10/26 18:00(UTC+8)
你的体验是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赶快参与和大家分享吧!
为什么Base和OP要做利益共同体?
作者:Haotian-CryptoInsight
昨晚,OP Stack当红炸子鸡 @BuildOnBase链发布了与 @optimismFND合作声明,信息量很大,解答了不少Rumor和疑惑。layer2的升级合约如何摆脱单体化控制嫌疑?利润分红有没有传言中30%那么高?为啥Base不自立门户,要和OP做利益共同体?我来给大家一一解读下:
开篇,Base就解释了和OP Stack合作的原因,和之前我解读的长文观点一致:**OP足够开放且吸引开发者。**原话是“the more hands on the code,the more chances to spot and secure the foundation”,这其实给很多试图做开源生态的组织一个示范,要开源就大胆放开,大家齐心协力为open source做贡献,不要今天你吹自己技术牛逼,明天他起诉你抄袭,这样的噪音对整个赛道都不利。不得不说,在开源协作这方面,OP可谓是格局拉满。
声明中提到了 Law of Chains链上治理法则,**这是参与OP Stack要遵循的一套系统治理规则,其实等同于“六国盟书”。**这套盟书很诚实地指出了现在OP-Rollup在去中心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Stage0-2):没有达到绝对去中心化的layer2。因此Base加盟之后就给了一些技术加持,包括:
1)加入了op-geth和op-node客户端运营,这类客户端数量越多分布越广,组织架构的去中心化就越强;
2)采用了op-reth故障证明客户端,这是由paradigm团队参与研发实现的客户端,用来检测和证明layer2上发生的故障和作恶行为以保证用户资金安全,除此之外,还推出了 Pessmism悲观监控工具栈,用它来监控OP Stack的各类组件(Sequencer、Bacher、challenger等);
都知道Optimism的乐观机制是假想了作恶不存在,谁能证明作恶行为不存在呢?就是这个名为Pessmism的悲观监控系统和一套由Paradigm参与运营的故障证明客户端,以此全方位为Optimism乐观声明提供多方位的安全保障。
3)为SuperChain构建一套Security Council,这个安全委员会相当于超级链中的“联合国”组织一般。
一方面,它约定了合约升级的多重签名由Optimism基金会和Base 基金会共同组成,等于在原先单组织多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信任主体。因为大家都诟病layer2的治理合约可升级特性由其委员会以多签方式完成。一旦委员会成员集体作恶,那这样的多签将毫无意义**。全新的链法则把多重签名主体扩充,可以增加外部约束,增加可信度。**
另一方面,它提出了一套挑战者密钥管理方案,Base团队有权在OP团队有不当行为时删除其outputs proposals,其实就是若联盟成员有作恶行为,其他成员可出来制止。(这其实是layer2管理方式的双重保险)
敲重点,说下大家最关心的利润分账问题,此前有传言为10%,甚至30%的利润分红,都不对:
按照声明,分红可按照Base Sequencer总收入的2.5%或刨除递交L1主网消耗纯利润部分的15%。简单理解,要么总流水的2.5%,要么总利润的15%,这取决于哪种算出来的分红更高。 以dune analytics上的数据来算一下,8月24日,Base总Fee收入$4,092,331,按2.5%来算为$102K;或Base总Revenue为2,626,794,按15%来算为$394k,目前看还是后者利益更大。但坎昆升级后,Blob存储的引用会大幅降低L1交互费用,按流水分成可能更符合长期规划,因为若只是按利润又增加了一层信任成本,毕竟成本消耗涉及运营、网络、资源消耗等众多复杂因素。
最后,阐述下我的一个困惑,既然OP Stack高度开源,Base这么火,为啥非要和Optimism利益捆绑在一起?自立门户不更好吗?
技术层面看,Base需要除了开源代码以外OP团队在Sequencer等组件维护运营中的丰富经验,离不开OP;利益层面看,这样高度融合合作,BASE将在未来6年内有机会赚取高达2.75%的OP代币;
其实,关键还是layer2的已有叙事在中心化问题上存在致命掣肘,治理合约升级控制在单一组织的多签系统下,很难获得信任共识,而扩大信任主体范围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很显然,Base 和OP团队都深明就里,用大格局换未来的大前程而已。
Reference: 一文解析OP Stack受开发者热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