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法案已經落實,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坐不住了

中級7/22/2025, 8:52:38 AM
本文深入說明這些機構如何運用穩定幣與區塊鏈技術,有效解決傳統跨境支付成本高昂及效率低落等問題,同時也強調其在法規遵循方面所展現的積極作為。

穩定幣「上岸」後,美國加密金融的「天花板」正式再次被打開。

就在昨夜凌晨,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GENIUS 法案》和《CLARITY 法案》,為穩定幣賽道賦予了合規身分,為整個數位資產產業奠定明確的監管基調。隨後,白宮宣布,川普本週五將親自簽署 GENIUS 法案。從此,穩定幣不再是「灰色地帶」的實驗品,而將寫入美國法律,成為國家力挺的「官方貨幣工具」。

差不多同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與貨幣監理署(OCC)三大金融監管機構於數日前共同發布指導意見,首度明確允許美國銀行為客戶提供加密資產託管服務。華爾街各大銀行與機構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傳統銀行高舉穩定幣旗幟

身為全美第二大銀行,美國銀行(BoA)已正式確認,該行正積極籌畫穩定幣產品,並考慮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推出。BoA 表示:「我們已經充分準備好,但仍在等待市場與監管進一步明朗。」

「我們已經做了大量準備。」美國銀行執行長 Brian Moynihan 強調,目前正深入研究客戶需求,預計在時機成熟時推出穩定幣產品,也不排除與其他金融機構攜手合作。

此外,美國銀行更發表名為《On Chain》的鏈上研究週報,聚焦穩定幣、RWA、支付結算及基礎設施等議題。《On Chain》的發行正逢華府關鍵一週,國會正在審查 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與反央行數位貨幣監控法案,這些法案可能大幅左右美國對穩定幣和數位基礎建設的政策方向。

研究團隊指出:「比起炒作,我們關注真正能改變金融底層結構的創新」,並特別強調以太坊有望在數位資產互通上扮演樞紐角色。團隊還透露,已與 Shopify、Coinbase、Stripe 等主流零售平台啟動穩定幣合作試點,希望讓穩定幣跳脫傳統應用,創造嶄新的商業模式。

「只要監管明朗,銀行隨時能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美國銀行 CEO Brian Moynihan 表示。

花旗銀行則採取「隨時起飛」的策略。

花旗 CEO Jane Fraser 明確表示,銀行正積極推進穩定幣業務,並視其為未來國際支付的關鍵基石。花旗大力推動穩定幣,背後是對全球跨境支付高手續費、到帳慢等問題的深刻反思。目前跨境交易隱藏成本往往高達 7%,現有銀行間網路無論可用性還是效率都遠不如鏈上方案。花旗的目標是用穩定幣打造全天候、可編程的新型支付通道,企業客戶能以低成本、高效率把資金打到全球各地。

至於老牌幣圈玩家摩根大通,動作更為積極。

6 月 18 日,摩根大通宣布將於 Coinbase 支援的 Base 區塊鏈上試點發行「JPMD」存款代幣。初期僅開放給其機構客戶,未來經美國監管核可後,將擴大至更多用戶及幣種。

這是華爾街巨頭首次將傳統銀行存款直接上鏈發行,象徵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世界進一步深度融合。JPMD 為「許可型存款代幣」,以 1:1 對應摩根大通美元存款,支援 24 小時即時轉帳,單筆手續費低至 0.01 美元,並享有存款保險與利息等傳統保障。

與現有穩定幣相比,JPMD 擁有更強監管合規性與信任保障,有望為 Base 區塊鏈帶來前所未有的資金量體與機構流動性。摩根大通區塊鏈負責人 Naveen Mallela 表示:「這並非只是擁抱加密,而是在重新定義銀行。」

整體來看,美國銀行業此波推動穩定幣、加速上鏈的速度,遠遠超越加密圈最樂觀的預期。真正的金融變革浪潮,已然來臨。

「綠燈已亮」,傳統銀行也能買比特幣了?

「綠燈已經亮起,傳統金融加速進場。銀行與加密貨幣的隔閡正在瓦解,這對加密貨幣來說極具利多。」

正如 Profitz Academy 創辦人 Merlijn 表示,7 月 14 日美國三大銀行監管機構——聯準會、FDIC、OCC——聯合聲明明確,銀行在提供相關服務時,必須於密鑰管理、資產篩選、資訊安全、稽核監督、第三方託管與合規風控等各面向建立完善的風險治理體系。

雖然尚未訂立新法規,本次指引卻首次全盤說明監管機構對加密託管服務的期待。加密金融正從「灰色實驗場」走向「監管正軌」,傳統金融也不再只做旁觀者。

這股訊號隨即引爆市場回響。華爾街巨擘紛紛揭露穩定幣等加密業務最新進展,爭取新一輪金融基礎建設主導權。同時,Circle、Ripple 等加密原生機構也積極推進合規流程,期望在全球監管趨於完善時鞏固市場地位。

這同時意味,未來銀行、加密資管與交易平台之間界線將愈加模糊。傳統銀行甚至正面搶攻加密資管與交易平台的市占。

傳統銀行與原生資管加密競逐

7 月 15 日,渣打銀行宣布,將為機構客戶提供比特幣、以太幣現貨交易服務,成為全球首家推動此服務的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業務率先於倫敦、香港、法蘭克福上線,初步覆蓋亞洲與歐洲,未來目標做到全天候、5 天 24 小時不中斷,並與傳統外匯平台無縫整合。企業客戶與資產管理公司無須繞路、翻牆,即可如同操作外匯般便捷地買賣比特幣、以太幣,且結算、託管可自由選擇自營或第三方。

事實上,渣打早於數年前藉由 Zodia Custody、Zodia Markets 佈局數位資產託管與交易,這回則是順勢全面公開,將累積成果向市場釋放。渣打全球數位資產主管 Rene Michau 直言:現貨加密業務先推 BTC、ETH,後續將擴展至更多加密產品,包含遠期、結構型、無本金交割等合約,完整對標加密交易所服務線。

同時間,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亦正準備推出加密貨幣託管及相關服務。從前覺得遙不可及的事,現已成為既定現實。12 個月前或許還在懷疑「摩根大通會不會託管比特幣」,如今只剩「哪家銀行率先搶下最大市占」的問題。

同時值得關注的還有「新型銀行」——如倫敦的 Revolut,對加密交易收入高度依賴,其長期目標即申請美國本土銀行執照,全面進攻主流金融體系。

彼得·蒂爾的野心:打造新一代矽谷銀行

除了資產託管、搶攻加密原生資管與交易平台市場,華爾街野心家亦在帳戶服務、信貸支持等領域積極尋找突破口。

多家主流財經媒體證實:彼得·蒂爾(Peter Thiel)聯合科技巨擘 Palmer Luckey、Joe Lonsdale 創辦新銀行 Erebor,並已正式向美國聯邦貨幣監理署(OCC)申請國家銀行執照。該銀行主攻在主流銀行難以服務的加密貨幣、AI、國防與製造業新創企業,目標成為矽谷銀行倒閉後的最佳替代者。

其發起人背景充分展現「矽谷政治+資本」色彩:Peter Thiel(PayPal、Palantir 聯合創辦人、Founders Fund 掌舵人)、Palmer Luckey(Oculus 創辦、Anduril 聯合創辦人)、Joe Lonsdale(Palantir 聯合創辦、8VC 創辦人)。三人皆為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重要金主,與國會推動的《GENIUS Act》關係緊密。

據 Erebor 向 OCC 提交之申請,Founders Fund 為主出資方,三位創辦人純任董事不參與日常營運。銀行管理層則由前 Circle 顧問與合規軟體公司 Aer Compliance 執行長主導,強化政治、治理明確分工,凸顯制度化機構定位。

吸取矽谷銀行教訓,Erebor 採 1:1 存款準備金,貸存比嚴控在 50% 以下,自源頭防堵期限錯配與信用泡沫。申請資料揭示,穩定幣服務為該行核心業務,規劃支援 USDC、DAI、RLUSD 等合規穩定幣託管、鑄造、贖回,致力打造「監管最完備的穩定幣市場」,為企業提供合規法幣出入金與鏈上資產管理。

其客群明確鎖定:聚焦虛擬貨幣、人工智慧、國防科技、高階製造等傳統銀行視為「高風險」的創新企業及其員工、投資人;同時服務國際客戶,即那些難以進入美元體系但需美元清算或有意以穩定幣降低跨境成本的海外機構。Erebor 計畫以「代理銀行」角色作為這類企業連接美元體系的超級入口。

商業模式頗具加密原生色彩。存放款均以 BTC、ETH 為抵押資產,不涉及傳統房貸車貸;資產負債表上僅持少量比特幣、以太幣作為營運支付(如 gas 交易),不參與投機操作。Erebor 也明確劃分監管範圍:不供應需信託執照的資產託管,僅提供鏈上結算服務,不直接保管用戶資產。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進階版矽谷銀行。隨著多項加密友善政策助攻,Erebor 很可能成為首批合規託管 USDC、RLUSD 等主流穩定幣的「美元中繼銀行」,為穩定幣開闢聯邦層級清算管道。

延伸閱讀:《彼得·蒂爾親自「攪局」Erebor,要做矽谷銀行的「接班人」

國家銀行執照,加密銀行的未來

隨著穩定幣法案塵埃落定、華府綠燈高掛,下一場華爾街銀行家資格賽已悄然登場。

「國民信託銀行執照」(National Trust Bank Charter)正是這一競賽重要關鍵。身為美國金融體系最高級別牌照之一,也是加密資產、託管與穩定幣公司進軍主流體系的現實門票。

美國銀行體系主要由三大聯邦級執照組成: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聯邦儲蓄協會(FSA)、國民信託銀行(National Trust Bank)。其中前兩種為傳統銀行/儲蓄協會,歷史久遠、門檻高難度大。國民信託銀行執照則針對信託、託管、退休金設計,與加密圈這批渴望合規「持幣」的新勢力不謀而合。

這張牌照分量超乎想像。首先,國民信託銀行執照等同全美跨州通行證,一旦取得,50 州皆可營運;無需逐州申請。其次,該執照允許持牌機構向客戶提供機構級資產保管、數位貨幣託管、企業信託、退休金管理等全方位金融服務。雖不得吸收零售存款、放款,但這正好與加密託管「硬需求」精準契合——重點就是資產安全、合規法幣託管與監管認證。

更關鍵的是,此為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直轄聯邦級銀行執照,取得後,加密公司即可申請接入美聯準支付/清算系統,資金流動性與結算效率顯著提升。

Anchorage Digital:首間合規加密託管銀行

業界首間「吃螃蟹」的加密資管機構為 Anchorage Digital。

Anchorage Digital 創立於 2017 年,總部加州,專注於數位資產託管,主打為國際機構客戶(基金、家族辦公室、交易所等)提供安全、合規的數位資產存管及託管服務。

2020 年前,加密資產公司僅能透過州級信託執照(如紐約 BitLicense、南達科他州信託)展開業務,營運範圍與品牌形象均有限制。

2020 年 OCC 迎來幣圈友軍——前 Coinbase 高層 Brian Brooks 接任主管,首度公開表態歡迎創新數位資產業者申辦聯邦銀行執照。Anchorage 搶得先機,火速送件,準備數十份資料,將 KYC/AML、合規、技術風控、治理結構規畫得鉅細靡遺。2021 年 1 月 13 日,OCC 宣布通過,Anchorage Digital 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 正式成立——美國首家真正意義上的合規數位資產國民信託銀行。

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家聯邦認證加密託管銀行後,Anchorage Digital 地位水漲船高,成為 BlackRock、Cantor Fitzgerald 等資管巨頭指定數位資產託管方。

但好景不常,政策風向一變就變。OCC 換人、監管收緊,數位資產信託新申請幾乎全被「凍結」,Anchorage 獨自佔據賽道達三年多。

直到川普重新掌權,幣圈友善派入主,川普政府另一加密友好官員 Jonathan Gould 接任 OCC 臨時主管,撤回拜登時期部分對加密業的「銀行指引」。

本月初,剛就任的新任 OCC 負責人 Jonathan Gould 曾任區塊鏈基礎建設公司 Bitfury 首席法務長,橫跨業務、法律與監管。市場敏銳感受到聯邦合規窗口正悄然重新開放。產業創業者、基金、專業項目方早已摩拳擦掌,迎接新一輪牌照放行。

終極戰場:接軌聯準會清算體系

對加密圈而言,光拿到「國民信託銀行執照」還不夠,真正目標是「接入聯準會清算體系」——也就是傳說中的「主帳戶」(Fed Master Account)。

對產業來說,這才是最高誘惑。

一旦可與聯準會直接結算、清算、轉帳、存款,無須依賴第三方大行。取得主帳戶資格後,穩定幣準備金可直接存央行,等於正式打通美國金融基礎設施,不再是「二等公民」,而成為美國金融體系認證的「正規軍」。

業內皆知,這才是真正「轉正」;Circle、Ripple、Anchorage、Paxos 等加密明星公司,無不同時搶攻聯邦信託銀行執照與主帳戶審批權。

但聯準會顧慮主帳戶遭濫用恐引金融穩定風險(如風險資產大量清算影響流動性)、洗錢、非法資金流動、技術安全等,至今一間純加密公司也未核准擁有主帳戶。即便最早「吃螃蟹」的 Anchorage,取得聯邦信託銀行執照,主帳戶仍未通過。

那麼,目前還有哪些機構正衝刺銀行執照?

Circle 於 2025 年 6 月底領先遞案,預計成立 First National Digital Currency Bank, N.A.,可直接託管 USDC 準備金,並提供機構級託管服務。

Ripple 隨後於 7 月初宣布,向 OCC 送件並同步申請聯邦主帳戶,希望 RLUSD 穩定幣準備金能直存央行,此舉極為積極。

老牌託管商 BitGo 亦正待 OCC 批案。據公開資訊,BitGo 同時也是「川普 USD1」儲備託管服務商之一。

除了這三家加密「正規軍」,Wise(前 TransferWise)也遞送非存款型託管銀行牌照申請。科技新貴 Erebor Bank 等則高調聲明,AI、加密、國防等新經濟領域皆納為主要服務對象。第一代區塊鏈銀行 First Blockchain Bank and Trust 在拜登任內曾試水,後因監管收緊悄然撤回。傳言 Fidelity Digital Assets 也有申請意向,但官方尚未證實。

Circle、Ripple、BitGo 若能成功取得此執照,即可繞過州級合規,於全美佈局,甚至有望接入聯準會主帳戶——屆時,穩定幣美元準備金直接進央行金庫,其託管、清算能量可與華爾街傳統巨頭正面對決。

由此可見,監管當局對加密企業入局銀行業抱持既期待又戒慎。一方面 OCC 人事更新、政策回暖,加密企業迎來發展窗口;另一方面,這些執照並不等同全牌照銀行許可,依然不能吸收活期存款與放款。

新窗口已啟,門檻依舊,誰能首先敲開聯準會大門?這場華爾街銀行家與加密巨頭的下半場攻防,勝者甚至可能改寫下個十年金融版圖。

對加密產業而言,穩定幣正式上岸、銀行全面開放,原本平行的加密世界與華爾街終於在監管陽光下合流。過去被爭議的加密資產,如今正以主流資產之姿,進入美國人日常帳戶與全球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BEATS],著作權歸原作者 [律動小工,kkk] 所有,如有轉載疑義,請聯絡 Gate Learn 團隊,團隊將依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 Gate 官方授權,禁止複製、轉載或抄襲本譯文。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