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ción 1

比特幣的起源

本章將深入探討比特幣的起源,包括比特幣神秘的創造者中本聰、創世區塊以及早期的挖礦産業和區塊鏈髮展。

比特幣及其匿名創造者中本聰介紹

貨幣簡史與2008年金融危機

貨幣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經過幾個世紀的髮展,貨幣髮生了顯著的變化。最早的貨幣形式之一是使用石頭作爲交換媒介,但這種方式存在一定問題。交易者之間缺乏信任,導緻了牧師成爲第一批會計師和經紀人。

隨著社會組織形式的完善,各國開始髮現控製貨幣供應的好處,併開始鑄造自己的錢幣。使用黃金等貨幣金屬變得越來越普遍,促進了金本位製的髮展。

在現代社會,政府開始控製貨幣供應,導緻法定貨幣的出現。這一體繫在布雷頓森林得到了確認,確立了美元作爲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

然而,美國經濟開始顯示出疲軟的跡象。2007年,投機泡沫破裂。隨之而來的危機一部分是由於銀行相互放貸,導緻流動性危機,隨後雷曼兄弟倒閉,金融體繫幾近崩潰。投機泡沫破裂後,許多銀行髮現自己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流動性迅速枯竭。爲應對這種情況,各國政府啟動了大規模的紓睏計畫,以支撐陷入睏境的金融繫統,但卻給納稅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比特幣誕生了。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中本聰是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創造者(一位或多位)使用的化名,其真實身份一直是科技界的一大謎團。中本聰在2008年一份名爲《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繫統》的白皮書中首次介紹了比特幣。白皮書描述了一種獨立於任何政府或金融機構的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允許用戶進行點對點交易,無需中介介入。一般認爲,中本聰參與了比特幣的早期開髮,併爲原始代碼庫做了貢獻。2011年,中本聰停止了與比特幣社區的所有溝通,此後一直保持沉默,社區在沒有他(們)直接參與或指導的情況下繼續開髮比特幣協議及相關基礎設施。中本聰離開的確切原因不明,但隨著比特幣的持續普及和影響力的增長,他(們)留下的遺産無疑是一個寶貴的財富。直到今天,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和行蹤仍然是個謎團。

創世區塊和第一筆比特幣交易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推出了比特幣網絡併創建了第一個區塊,也就是所謂的創世區塊。中本聰在該區塊上留下了一條信息,上麵寫著“泰晤士報,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將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這條信息説明了金融危機持續的現狀,是比特幣背後意識形態的明確錶達。

僅僅九天後,也就是2009年1月12日,世界上第一筆比特幣交易髮生了。中本聰曏知名密碼朋剋和比特幣的早期支持者哈爾·芬尼(Hal Finney)髮送了10枚比特幣,標誌著金融新時代的開始。在這個新時代,用戶可以進行點對點交易而無需中介。

2010年5月,一位名叫拉斯洛·漢涅茨(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用10,000個比特幣購買了兩份披薩,是第一個使用比特幣購買商品的案例。雖然從現在來看,這筆交易微不足道,但它錶明比特幣具有成爲一種合法貨幣的潛力,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事件。

隨著比特幣的不斷普及,它也成爲政治活動的工具。2010年12月,“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被捕後,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PayPal、維薩卡和萬事達卡等傳統支付方式曏他和維基解密捐款,以示支持。在美國政府禁止這些交易後,阿桑奇開始接受比特幣捐款,這是採用加密貨幣的又一個轉折點。據報道,中本聰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維基解密捅了馬蜂窩,蜂群正朝我們涌來。”這封郵件錶明,中本聰意識到了比特幣可能帶來的政治影響,併可能擔心它會引起政府和監管機構的關註。

2011年,中本聰決定退出公衆視線,進一步增加了這個神秘人物的神秘感。盡管如此,比特幣繼續穫得主流認可,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將比特幣作爲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維基解密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在覆雜監管環境中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與其去中心化特性相關的風險。

早期的比特幣挖礦與區塊鏈的髮展

比特幣挖礦始於第一個比特幣軟件髮布後不久。當時,挖礦過程非常簡單,可以在任何具有良好顯卡的計算機上完成。礦工每曏區塊鏈中添加一個新區塊就會穫得50個比特幣獎勵。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加入網絡,挖礦難度增加,獎勵減少到25個比特幣,然後是12.5個,據此逐步減半。

區塊鏈技術的髮展是維護比特幣交易安全的自然結果。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公共賬本,記録了所有的比特幣交易。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都包含前一個塊的哈希值,因此要修改區塊鏈的內容幾乎不可能,使區塊鏈成爲一種極其安全透明的交易跟蹤方式。

區塊鏈技術的髮展催生了許多其他加密貨幣的産生以及各種各樣的應用。區塊鏈技術被用於爲金融、游戲和數字身份等諸多領域創建去中心化平颱。

區塊鏈技術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其去中心化特性,這在比特幣中得到了最突出的體現。與由中央機構控製的傳統金融繫統不衕,區塊鏈技術可以進行去信任交易,雙方無需中介即可交換價值。這有可能革新許多行業的工作模式,提升效率,不再依賴中間商。

總的來説,早期的比特幣挖礦和區塊鏈技術的髮展爲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繫統的增長和廣泛採用奠定了重要基礎。盡管仍麵臨諸多挑戰,但比特幣技術帶來的好處是無法忽視的。

要點

最早的貨幣源於石頭,併髮展成黃金、法幣和政府控製的貨幣。2007年的金融危機引髮了政府的救助行動,併促進了比特幣的誕生。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始終匿名,其真實身份和行蹤不爲人知。他(們)在2008年推出了比特幣,併爲比特幣的原始代碼庫做出了貢獻。
中本聰推出的比特幣網絡標誌著金融業的一個轉折點,使得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進行點對點交易成爲可能。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有史以來第一筆比特幣交易也隨之産生。維基解密開始接受比特幣捐款。中本聰決定退出公衆視線,增加了創造者的神秘感。維基解密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在覆雜監管環境中麵臨的挑戰以及與其去中心化性質相關的風險。
最初的比特幣挖礦過程非常簡單,可以在任何計算機上完成。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加入,挖礦難度增加,獎勵也減少了。區塊鏈技術的髮展是保護比特幣交易安全的自然結果。區塊鏈技術被用於爲各種應用創建去中心化平颱,允許用戶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進行去信任交易。

結語

本章內容的目的是幫助大家了解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早期歷史和髮展情況。比特幣在2009年的推出標誌著金融領域的重大轉折,其去中心化和點對點的性質對傳統的金融繫統髮起了挑戰。在下一章中,我們將介紹比特幣的增長和採用情況。

Descargo de responsabilidad
* La inversión en criptomonedas implica riesgos significativos. Proceda con precaución. El curso no pretende ser un asesoramiento de inversión.
* El curso ha sido creado por el autor que se ha unido a Gate Learn. Cualquier opinión compartida por el autor no representa a Gate Learn.
Catálogo
Lección 1

比特幣的起源

本章將深入探討比特幣的起源,包括比特幣神秘的創造者中本聰、創世區塊以及早期的挖礦産業和區塊鏈髮展。

比特幣及其匿名創造者中本聰介紹

貨幣簡史與2008年金融危機

貨幣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經過幾個世紀的髮展,貨幣髮生了顯著的變化。最早的貨幣形式之一是使用石頭作爲交換媒介,但這種方式存在一定問題。交易者之間缺乏信任,導緻了牧師成爲第一批會計師和經紀人。

隨著社會組織形式的完善,各國開始髮現控製貨幣供應的好處,併開始鑄造自己的錢幣。使用黃金等貨幣金屬變得越來越普遍,促進了金本位製的髮展。

在現代社會,政府開始控製貨幣供應,導緻法定貨幣的出現。這一體繫在布雷頓森林得到了確認,確立了美元作爲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

然而,美國經濟開始顯示出疲軟的跡象。2007年,投機泡沫破裂。隨之而來的危機一部分是由於銀行相互放貸,導緻流動性危機,隨後雷曼兄弟倒閉,金融體繫幾近崩潰。投機泡沫破裂後,許多銀行髮現自己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流動性迅速枯竭。爲應對這種情況,各國政府啟動了大規模的紓睏計畫,以支撐陷入睏境的金融繫統,但卻給納稅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比特幣誕生了。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中本聰是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創造者(一位或多位)使用的化名,其真實身份一直是科技界的一大謎團。中本聰在2008年一份名爲《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繫統》的白皮書中首次介紹了比特幣。白皮書描述了一種獨立於任何政府或金融機構的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允許用戶進行點對點交易,無需中介介入。一般認爲,中本聰參與了比特幣的早期開髮,併爲原始代碼庫做了貢獻。2011年,中本聰停止了與比特幣社區的所有溝通,此後一直保持沉默,社區在沒有他(們)直接參與或指導的情況下繼續開髮比特幣協議及相關基礎設施。中本聰離開的確切原因不明,但隨著比特幣的持續普及和影響力的增長,他(們)留下的遺産無疑是一個寶貴的財富。直到今天,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和行蹤仍然是個謎團。

創世區塊和第一筆比特幣交易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推出了比特幣網絡併創建了第一個區塊,也就是所謂的創世區塊。中本聰在該區塊上留下了一條信息,上麵寫著“泰晤士報,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將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這條信息説明了金融危機持續的現狀,是比特幣背後意識形態的明確錶達。

僅僅九天後,也就是2009年1月12日,世界上第一筆比特幣交易髮生了。中本聰曏知名密碼朋剋和比特幣的早期支持者哈爾·芬尼(Hal Finney)髮送了10枚比特幣,標誌著金融新時代的開始。在這個新時代,用戶可以進行點對點交易而無需中介。

2010年5月,一位名叫拉斯洛·漢涅茨(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用10,000個比特幣購買了兩份披薩,是第一個使用比特幣購買商品的案例。雖然從現在來看,這筆交易微不足道,但它錶明比特幣具有成爲一種合法貨幣的潛力,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事件。

隨著比特幣的不斷普及,它也成爲政治活動的工具。2010年12月,“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被捕後,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PayPal、維薩卡和萬事達卡等傳統支付方式曏他和維基解密捐款,以示支持。在美國政府禁止這些交易後,阿桑奇開始接受比特幣捐款,這是採用加密貨幣的又一個轉折點。據報道,中本聰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維基解密捅了馬蜂窩,蜂群正朝我們涌來。”這封郵件錶明,中本聰意識到了比特幣可能帶來的政治影響,併可能擔心它會引起政府和監管機構的關註。

2011年,中本聰決定退出公衆視線,進一步增加了這個神秘人物的神秘感。盡管如此,比特幣繼續穫得主流認可,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將比特幣作爲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維基解密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在覆雜監管環境中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與其去中心化特性相關的風險。

早期的比特幣挖礦與區塊鏈的髮展

比特幣挖礦始於第一個比特幣軟件髮布後不久。當時,挖礦過程非常簡單,可以在任何具有良好顯卡的計算機上完成。礦工每曏區塊鏈中添加一個新區塊就會穫得50個比特幣獎勵。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加入網絡,挖礦難度增加,獎勵減少到25個比特幣,然後是12.5個,據此逐步減半。

區塊鏈技術的髮展是維護比特幣交易安全的自然結果。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公共賬本,記録了所有的比特幣交易。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都包含前一個塊的哈希值,因此要修改區塊鏈的內容幾乎不可能,使區塊鏈成爲一種極其安全透明的交易跟蹤方式。

區塊鏈技術的髮展催生了許多其他加密貨幣的産生以及各種各樣的應用。區塊鏈技術被用於爲金融、游戲和數字身份等諸多領域創建去中心化平颱。

區塊鏈技術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其去中心化特性,這在比特幣中得到了最突出的體現。與由中央機構控製的傳統金融繫統不衕,區塊鏈技術可以進行去信任交易,雙方無需中介即可交換價值。這有可能革新許多行業的工作模式,提升效率,不再依賴中間商。

總的來説,早期的比特幣挖礦和區塊鏈技術的髮展爲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繫統的增長和廣泛採用奠定了重要基礎。盡管仍麵臨諸多挑戰,但比特幣技術帶來的好處是無法忽視的。

要點

最早的貨幣源於石頭,併髮展成黃金、法幣和政府控製的貨幣。2007年的金融危機引髮了政府的救助行動,併促進了比特幣的誕生。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始終匿名,其真實身份和行蹤不爲人知。他(們)在2008年推出了比特幣,併爲比特幣的原始代碼庫做出了貢獻。
中本聰推出的比特幣網絡標誌著金融業的一個轉折點,使得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進行點對點交易成爲可能。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有史以來第一筆比特幣交易也隨之産生。維基解密開始接受比特幣捐款。中本聰決定退出公衆視線,增加了創造者的神秘感。維基解密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在覆雜監管環境中麵臨的挑戰以及與其去中心化性質相關的風險。
最初的比特幣挖礦過程非常簡單,可以在任何計算機上完成。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加入,挖礦難度增加,獎勵也減少了。區塊鏈技術的髮展是保護比特幣交易安全的自然結果。區塊鏈技術被用於爲各種應用創建去中心化平颱,允許用戶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進行去信任交易。

結語

本章內容的目的是幫助大家了解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早期歷史和髮展情況。比特幣在2009年的推出標誌著金融領域的重大轉折,其去中心化和點對點的性質對傳統的金融繫統髮起了挑戰。在下一章中,我們將介紹比特幣的增長和採用情況。

Descargo de responsabilidad
* La inversión en criptomonedas implica riesgos significativos. Proceda con precaución. El curso no pretende ser un asesoramiento de inversión.
* El curso ha sido creado por el autor que se ha unido a Gate Learn. Cualquier opinión compartida por el autor no representa a Gate 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