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支付方式,使任何人皆不需经过银行、政府等第三方,即可基於區塊鏈完成交易。而比特币的诞生,始於 2008 年一位化名为中本聪 ( Satoshi Nakamoto ) 的作者发布的论文 《 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
比特币已經存在超過 13 年,經歷多次大起大落,其價值的爭議一直存在,不過仍從默默無聞到廣泛被大眾認識,甚至逐漸被傳統金融機構視為一種投資標的。甚至它去中心化、總量固定、無國界限制等優點,吸引了一群對比特幣價值有強烈共識的信仰者,將其視為價值儲存、坑通膨的資產,並稱比特幣為 ”數位黃金“
2009 年 1 月 3 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中本聪 ( Satoshi Nakamoto ) 在一台小型服务器上挖取了比特币系统的第一个区块 — 创世区块( Genesis Block ),首個區塊鏈誕生,並成為日後加密貨幣蓬勃發展的契機
在創世區塊的交易备注中,中本聪写下当天泰晤士报的头版文章标题:“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版 英国财政大臣面临银行的第二轮纾困)
这句话被记录在比特币交易记录中,不可更改,永远存在,也是中本聪本人对于金融危机中脆弱银行体系的暗讽。
BTC 的創立者中本聰 ( Satoshi Nakamoto ) 真實身份仍是一團迷霧,最開始就是匿名的,而他最後一次的訊息是在 BTC 步入正軌後的 2011 年,於公開郵件中寫到 “我已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此後过去 10 年,关于 BTC 及其他受啟發的加密貨幣頻出,但中本聰卻再也沒出現過,儘管有許多人嘗試找出他的足跡挖掘他的真實身份,但人們始終無法確定他是誰、年齡、性別、國籍全是謎團;有人嘗試從他發過的訊息找尋蛛絲馬跡,不過謹慎的他所有發佈的訊息和私人交流全都加密處理,完全無法追蹤
有人猜測 ”中本聰“ 可能其實是個團隊,而非個人,因為其算法和機制設計非常複雜,實在不像是一人獨立完成
中本聰作為比特幣網路的早期參與者,挖礦中已積累不少 BTC ,推測其錢包的 BTC 資產已超過百億美元,但至今從未移動過,這也是人們對這位隱藏的加密貨幣富豪,極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央行的货币超发启发了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诞生。比特币让使用者可以彼此之间直接进行交易,而无需经过如银行这样的第三方中介机构。2008年10月,中本聪发布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的传奇就此开始。从最开始的一文不值再到价值数万美元,比特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乃至一种信仰的象征。
图源:blockchain.co;黑线 - 比特币价格走势,蓝线 - 比特币网络总哈希率变化
比特币本身没有任何实体,而是依托于区块链这种公共分布式账本而存在,这也赋予了比特币以安全性、抗审查、匿名、无国界限制等诸多特点。此外,比特币总数只有2100万枚,无法以任何方式增发,这种通缩特性使得比特币常常被人视为具有价值储藏功能的“数字黄金”
尽管在比特币出现以前,已经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去中心化电子货币的概念,然而比特币是历史上第一款得到广泛应用的加密货币,应用场景包括钱包、交易所、旅游服务、线上支付和网络游戏等。受到比特币的鼓舞,数以万计的人们相继加入并建立起加密社群,最终奠定了全球加密货币产业的基础。而这些加密信仰者共同构建起来的强烈共识,反过来又成为了比特币价值和网络安全性的有力支撑。
Highlights
比特幣 創世區塊出於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聰在首個區塊的交易訊息中,寫下當天泰晤士報頭版標題,以諷刺在危機中表現脆弱的傳統金融體制
比特幣 沒有實體,是依託於區塊鏈技術存在的數位資產,總量 2100 萬且發行量固定,因此規則被視為比起法幣更能儲存價值的數字黃金
BTC 的存在使點對點的交易成為可能,並從 13 年前的默默無聞,到被主流大眾逐漸接受,成為加密貨幣的文化象征奠定產業基礎
📄・Related Articles |
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支付方式,使任何人皆不需经过银行、政府等第三方,即可基於區塊鏈完成交易。而比特币的诞生,始於 2008 年一位化名为中本聪 ( Satoshi Nakamoto ) 的作者发布的论文 《 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
比特币已經存在超過 13 年,經歷多次大起大落,其價值的爭議一直存在,不過仍從默默無聞到廣泛被大眾認識,甚至逐漸被傳統金融機構視為一種投資標的。甚至它去中心化、總量固定、無國界限制等優點,吸引了一群對比特幣價值有強烈共識的信仰者,將其視為價值儲存、坑通膨的資產,並稱比特幣為 ”數位黃金“
2009 年 1 月 3 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中本聪 ( Satoshi Nakamoto ) 在一台小型服务器上挖取了比特币系统的第一个区块 — 创世区块( Genesis Block ),首個區塊鏈誕生,並成為日後加密貨幣蓬勃發展的契機
在創世區塊的交易备注中,中本聪写下当天泰晤士报的头版文章标题:“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版 英国财政大臣面临银行的第二轮纾困)
这句话被记录在比特币交易记录中,不可更改,永远存在,也是中本聪本人对于金融危机中脆弱银行体系的暗讽。
BTC 的創立者中本聰 ( Satoshi Nakamoto ) 真實身份仍是一團迷霧,最開始就是匿名的,而他最後一次的訊息是在 BTC 步入正軌後的 2011 年,於公開郵件中寫到 “我已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此後过去 10 年,关于 BTC 及其他受啟發的加密貨幣頻出,但中本聰卻再也沒出現過,儘管有許多人嘗試找出他的足跡挖掘他的真實身份,但人們始終無法確定他是誰、年齡、性別、國籍全是謎團;有人嘗試從他發過的訊息找尋蛛絲馬跡,不過謹慎的他所有發佈的訊息和私人交流全都加密處理,完全無法追蹤
有人猜測 ”中本聰“ 可能其實是個團隊,而非個人,因為其算法和機制設計非常複雜,實在不像是一人獨立完成
中本聰作為比特幣網路的早期參與者,挖礦中已積累不少 BTC ,推測其錢包的 BTC 資產已超過百億美元,但至今從未移動過,這也是人們對這位隱藏的加密貨幣富豪,極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央行的货币超发启发了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诞生。比特币让使用者可以彼此之间直接进行交易,而无需经过如银行这样的第三方中介机构。2008年10月,中本聪发布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的传奇就此开始。从最开始的一文不值再到价值数万美元,比特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乃至一种信仰的象征。
图源:blockchain.co;黑线 - 比特币价格走势,蓝线 - 比特币网络总哈希率变化
比特币本身没有任何实体,而是依托于区块链这种公共分布式账本而存在,这也赋予了比特币以安全性、抗审查、匿名、无国界限制等诸多特点。此外,比特币总数只有2100万枚,无法以任何方式增发,这种通缩特性使得比特币常常被人视为具有价值储藏功能的“数字黄金”
尽管在比特币出现以前,已经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去中心化电子货币的概念,然而比特币是历史上第一款得到广泛应用的加密货币,应用场景包括钱包、交易所、旅游服务、线上支付和网络游戏等。受到比特币的鼓舞,数以万计的人们相继加入并建立起加密社群,最终奠定了全球加密货币产业的基础。而这些加密信仰者共同构建起来的强烈共识,反过来又成为了比特币价值和网络安全性的有力支撑。
Highlights
比特幣 創世區塊出於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聰在首個區塊的交易訊息中,寫下當天泰晤士報頭版標題,以諷刺在危機中表現脆弱的傳統金融體制
比特幣 沒有實體,是依託於區塊鏈技術存在的數位資產,總量 2100 萬且發行量固定,因此規則被視為比起法幣更能儲存價值的數字黃金
BTC 的存在使點對點的交易成為可能,並從 13 年前的默默無聞,到被主流大眾逐漸接受,成為加密貨幣的文化象征奠定產業基礎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