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User-5a8a35al
vip
币龄3年
最高VIP等级0
用户暂无简介
投资中大部分时间需要按捺住枯燥感,少数时间需要勇气。
勇气和承受枯燥感的大致合理比例为 5%到 95%. 95%的时间里可以按捺住枯燥感,培养实力,那么等到 5%的时间里机会涌现时就可以有勇气出重手。别人有勇气时,你也有勇气斗狠,不是上上策,容易同归于尽。别人哭爹喊娘的时候,你有勇气出手,胜算大很多。
在选择承受枯燥感和选择勇气之间,如果有矛盾的时候,默认先选择忍耐,选择承受枯燥感。
即使选择勇气,也应该分阶段进行,在出手的过程中不断获取实地的有价值的信息,以微调策略和进退的步伐。
如果只是选择勇气,而没有获得任何实地的信息以调整思维模型,那只是无脑的小丑而已。
选择承受枯燥的原因是,大部分时间你并没有任何信息优势和胜算,盲目出手只是白白增加损失。
实际操作上,还可以每周给自己的枯燥体感记分,如果不超过某个阈值的红线就严格不动,这样方便管理,长期可以节约很多能量。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伟大的数学家高斯说:“巧合是一切知识的敌人”。
同样的,对于做投资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巧合是一切投资的敌人”。如果你因为巧合而赢,特别是大获全胜级别的大赢,那这个巧合很可能就是导致人生悲剧的灾难根源。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自律”这个词汇很可能是错误归因,别人的视角是自律,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只是好奇加上探索。现在我只认可一种成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热爱的事,一直探索,一直精进,直到实现各种层面的自由——精神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游乐场,那些做自己热爱的事不知疲倦的人最值回票价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如果你身边有靠交易一步一步富有起来的朋友,你一定要记住了,他肯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他对人性的理解、对经济运行的理解还有认知的高度都是顶级的存在。但凡是性格、认知上有那么一丝丝的缺陷,都会被市场打入地狱。
能从交易中走出来的,哪个不是内心强大?哪个不是尸山血海拼出来的?你说呢?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富爸爸,穷爸爸》为我们揭示投资真谛:合理配置资产,让钱生钱。房子虽有维护成本,看似负债,但出租后能带来现金流,成为财富增长动力。投资股票,恰似驾驭一匹烈马,虽风险相伴,却可能带来高额回报,关键在于掌握技巧、看准时机。基金投资,则如乘坐平稳列车,专业团队领航,虽速度未必惊人,却能稳步前行。
投资也是平衡艺术。过度保守,财富难以增长;过度冒险,可能血本无归。我们既要怀揣梦想大胆出击,又要保持理性控制风险。别因恐惧错过机会,也别因贪婪陷入困境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兄弟,我留下了,
天下总有重开的宴席,
这场盛宴才刚到热闹的时刻,
山珍海味才刚端上桌来,
满桌都是佳肴美馔,一片欢喜。
聪明的人还在等着大快朵颐,
你先知先觉早已备好碗筷,
握着勺子把碗擦得锃亮,
笃定盼着下一道锦上添花的好菜,
结果最终迎来的是这场盛宴的意外惊喜,盛宴总有人能享福,这次该你享福了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投资,绝非简单的金钱游戏,而是一场塑造财富与生活的奇妙旅程。
正如房产投资,它像是一场稳扎稳打的战役。前几年,多少人因果断投身其中,不仅收获资产增值,更开启了品质生活。想象一下,辛苦打拼后,不必再蜗居城中村,而是在舒适家中享受惬意,这便是投资对生活的升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如果是60年时间,实现2500倍总收益,就只需要年化达到13.9%,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你觉得未来茅台归母净利润增速会达到年化10%或者11%吗?我觉得很有可能。而如果茅台归母净利润保持这个程度的增长,那么加上分红再投入,以及低估时用闲钱买入拉低成本,以及茅台以及肯定会逐渐加大的回购力度,三者配合叠加,投资茅台,我认为很有可能,未来60年会实现总收益2500倍的奇迹。而不要忘记了,就算从2024再加上60年,茅台市场化的年纪也才86岁,依旧比菲利斯莫里斯年轻的多!我一直认为,那些坚定认为茅台没多大发展的人,已经到顶的人,其实对投资的理解不够深刻。因为这些人缺乏复利思维,没有真正意识到,一个优秀企业在漫长时间中,能够创造出多大的奇迹。这些人,经常会指着大树来和小草比身高,指着成年兔子来和小象比大小,东西都不一样,你比啥比吗?怎么比都是错。
XTZ-0.99%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全球最快达到 2 万亿美元的资产
5、微软用了 46 年
4、苹果用了 44 年
3、英伟达用了 31 年
2、亚马逊用了 30 年
1、比特大饼只用了 16 年
BTC-0.03%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金融市场的可怕之处在于,除了亏完手里的钱,还会借网贷、亲友贷,输不起也不愿意止损。普通人真的不适合做交易,对于敏感情绪波动的人来说很不适合,王阳明的心理学影响了稻盛和夫的经营学,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最后说:“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道理都是一样的。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投资中绝对不能有妒忌心。比如说我的虚荣心,当我瞧不上会员群那几千块钱的会员费时,期权市场就狠狠地给了我一击,让我亏了大钱。虽然后来涨回来了,但能不亏当然更好。市场里绝对不能有膨胀心和虚荣心,一旦膨胀、自以为是的时候,往往就会遭遇重创。
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往往会被市场狠狠教训,这是我的名言。他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妒忌心。他妒忌堂姐赚钱,才走上了这条路。我们很多人都会妒忌同行,看到同行赚了一个亿、五千万,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拿着比特币、以太坊,三个月涨了两倍,却觉得不舒服,非要上杠杆赌一把。这就是妒忌心作祟。
BTC-0.03%
ETH-0.05%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今天,我重新翻阅了《时间的玫瑰》这本书,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都在讨论茅台。这本书出版于2018年,书中引用了许多历史案例,尤其是八年前的讲话,现在回顾起来颇有感触。阅读这本书需要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间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产生共鸣。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自律”这个词汇很可能是错误归因,别人的视角是自律,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只是好奇加上探索。现在我只认可一种成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热爱的事,一直探索,一直精进,直到实现各种层面的自由——精神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游乐场,那些做自己热爱的事不知疲倦的人最值回票价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明确目标,锚定方向:先确定自己的投资目标,是短期的资金增值,还是为未来的养老生活做准备?不同的目标,决定了投资的方向和策略。比如,若你计划一年内买房,那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短期债券是较好选择;若是长期养老规划,适当配置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能帮你在时间的长河中收获更高收益。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出卖自己的时间,就是把本来可以自由创作,复合成长,不断觉醒,奔赴未来的时间,置换成为原地踏步,缺乏灵魂,和他人的现状纠缠的时间。
成长的过程,就是把要出卖的时间,压缩到接近于零的过程。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保持理性,平和心态:投资中难免遇到市场波动和损失,别被情绪左右,频繁交易。相信长期投资的力量,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不盲目追涨杀跌。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说到底,投什么东西,最后都绕不开投资这条路。很多人不信,听也听不进去。其实买房也算是一种投资,对吧?买房本身就是投资。而且很稳健。前几年我就说过,别总是被“康熙”那一套洗脑,买房就是投资。
当然,买房也有享受的成分。比如动物老师,你现在住在揭阳这么舒服,要是再回杭州,或者回到那些城中村,可能就会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了。你赚钱那么辛苦,干嘛还要省这省那的?
还有,《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里一直说房子不是资产,是负债。确实,我买了房子之后,要修灯、买桌子、搞装修,花的钱也不少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世俗智慧从来不是油滑的处世技巧,而是在生活的摔打中沉淀出的通透——知道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明白哪些热闹只是过眼云烟。它要求你把学到的道理揉进日常,哪怕这种“新行为”会让你暂时成为同龄人中的“异类”,那也不妨大大方方地说:“你们的看法,先靠边站。”
“让他们见鬼去吧”的底气,从来不是傲慢,而是清醒。它意味着你终于明白:真正的成长从来带着点“孤独感”——你在积累的时候,别人在消耗;你在扎根的时候,别人在飘着。这种暂时的“不被欢迎”,不过是成长路上的筛选器:筛掉那些只能陪你走一段轻松路的人,也让你更清楚地看见,哪些人会为你的坚持鼓掌,哪些事值得你赌上当下的“不被理解”。
说到底,世俗智慧的终极答案,是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你调整行为,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不怕暂时的孤立,不是不在乎关系,而是更在乎“多年后回看,是否对得起此刻的自己”。毕竟,人生的裁判从来不是同龄人一时的眼光,而是时间会给出的最终答案——那些你曾因坚持而承受的“冷遇”,终会变成你站得更高时,脚下最稳的基石。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一个收藏古董的老人的故事来释疑沉没成本的深刻含义。说是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费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地买下来。有一天,他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谁知由于瓷瓶绑得不牢靠,在途中“咣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摔得粉碎。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继续向前骑车。这时,路边有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老人家,你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然是头也没回地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不一会儿,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如果这种事情放到一般人的身上,又会是怎样呢?不少人一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瓶捶胸顿足,扼腕痛惜,有的人会好长时间精神难以恢复。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在投资学习领域,书籍的深度研读至关重要。多数专业书籍需反复咀嚼才能领悟精髓,正如第一遍阅读时往往难以透彻理解,常需二次精读。以《时间的玫瑰》为例,其中关于贵州茅台的深度剖析极具价值。尽管七年间白酒行业风云变幻,茅台股价也经历大幅回调,行业整体步入低谷,但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如库存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内核——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茅台依然保持着年均10%以上的商业利润,当前市场弥漫的悲观情绪,恰恰反映出价值认知与市场预期间的显着背离,这种反差或许蕴藏着潜在投资机会。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 话题
    1/3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