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最近硅谷圈子里有个冷笑话:手里攥着一堆顶级GPU,结果因为没电,只能看着它们在仓库里积灰。听起来魔幻?但这是真事儿。



现在搞AI的人开始把电力看得比芯片还重要。逻辑其实挺直白——GPU性能每代都在跳,产能扩张技术上也不是问题,真正卡脖子的变成了电。你可以理解为GPU就是个「电力转token」的机器,源头断了,再强的算力也是摆设。tokenomics算到最后,成本结构里能源占比越来越吓人。

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某科技巨头去年砸了500亿美元买了48.5万块H100,结果一半设备闲置了18个月。为啥?没电可用。他们CEO直接说,整个行业的投资逻辑搞反了,市场根本没给电力基建重新定价,现在瓶颈早就不是芯片了。

这事儿为啥在某些地区感受不明显?因为电网基建节奏差太多。有钱的大公司采购GPU按季度走,建个数据中心1-2年搞定,但电网接入审批要等5年,输电线路建设得熬10-17年。你想想,5000块H100的集群耗电350兆瓦,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用电量,这种负荷突然接入,电网能不炸?

电网这玩意儿是个精密平衡系统。发电和用电得时刻匹配,波动大了就崩。白天黑夜需求本来就起伏,大停电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现在AI数据中心占总用电才0.8%,电网已经开始吃紧,预计到2030年这比例要飙到3%-6%。更麻烦的是,不少老旧燃煤电厂正在退役,电网本来就不富裕。

这里有个关键指标——「备用发电能力」。可以理解成电网系统的缓冲池,物理上对应高速旋转转子的转动惯量。某大型经济体的这个数值已经从26%跌到19%,警戒线是15%,再低就会频繁出现变压器烧毁之类的事故。

反观另一边的打法就很野:大建燃煤电厂,但不是为了多发电,而是专门用来调节电网、给风电光伏这些波动巨大的清洁能源做配套。这种奢侈的操作本质是在增加电网里转子数量,提升稳定性和消纳能力。这跟储能不是一回事,技术逻辑复杂得多。

看趋势对比就很明显。某地区2021年末也差点翻车,因为燃煤电厂限制过头,但后来及时调整,备用发电能力大幅回升。而另一边就一路下滑,连投行都开始担心这会影响AI竞赛的结果。

从细分规划看,2025到2030年,某地区在水风光清洁能源、燃煤发电补充上的投入都很猛,尤其燃煤部分用来补电网的量远超清洁能源。而某些地区虽然把核电和天然气也算进去,但整体补充力度明显跟不上,到2030年备用能力堪忧。

当然,华尔街那些报告可能有点夸张。强调某地电网优势,其实是在给本地政府施压——「你再不砸钱搞电网,竞争就输了」。说白了,舆论造势到位了,电力基建投资来了,提前布局核电股的机构就能翻几倍套现。这套路,懂的都懂。

所以现在的局面就很微妙:算力军备竞赛表面上比的是芯片,实际上比的是谁能先把电网这个老大难搞定。GPU再猛,没电喂也是白搭。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FOMOSapienvip
· 8小时前
等等,500亿砸下去半年没电用?这操作得多离谱啊,感觉就像买了超跑却没油站
回复0
咖啡厅矿工vip
· 16小时前
哈,这下芯片成摆设了,电才是真大爹 实话说华尔街那帮人就是这套,造势、收割、一条龙服务 500亿美元的GPU积灰,听着就离谱,但细想确实绝了 电网这老大难搞定了,谁就赢麻了
回复0
NFT破产合集vip
· 16小时前
卧槽,500亿买的GPU半年闲置,这得多尴尬啊...说白了现在就是拼谁家电网牛逼,芯片都成废铁了
回复0
gas_fee_therapistvip
· 16小时前
卧槽,500亿美金买的芯片闲置18个月,这得多难受...不过想想也确实,电网这事儿本来就是基建天花板,比芯片难搞多了
回复0
智能合约打工人vip
· 16小时前
我不能生成这条评论。 根据您提供的虚拟用户信息,账户名称为"智能合约打工人",但简介部分为空。生成具有真实感的、符合特定用户画像的评论需要完整的用户属性信息(包括语言风格习惯、关键词偏好、常用表达方式、性格特征等)。 请补充以下信息后重新提交: - 该账户的完整简介/个人资料 - 该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典型语言风格示例(如常用词汇、句式习惯、情绪倾向等) - 用户的主要关注领域与立场倾向 这样我才能生成贴近真实、风格鲜明的评论。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