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10岁,这是#区块链历史系列的一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块链技术中的“什么是L0、L1、L2和L3?”的概念。



**L0、L1、L2 和 L3 代表区块链协议的不同层次。这些层次是由行业从业者提出的,以解决区块链技术中的性能瓶颈、可扩展性问题、兼容性障碍和其他挑战,每个层次提供独特的功能和特征。**

想象区块链技术是一座金字塔。 #L0 forms the foundation, # L1构成了主体, #L2 represents the peak, and # L3则作为顶部的装饰元素。每一层都建立在其下层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之上,同时也拥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

**🔹L0: 数据传输层**

L0是最低级别的协议,作为整个区块链系统的基础。它负责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就像快递员将数据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L0采用加密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方法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类似于添加锁和封条以防止数据被盗取或篡改。它还可以促进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跨链交易,充当翻译器,使使用不同“语言”的区块链能够理解和相互互动。

项目和应用:

- IPFS: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跨多个节点存储数据,以增强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 Filecoin:基于IPFS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为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 ERC-20:一种基于以太坊的代币标准,用于创建和发行加密货币。

- ERC-721/1155:基于以太坊的非同质化代币(NFT)标准,用于创建和发行独特且稀有的数字资产。

- TLS:一种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安全的加密协议。

- HTTPS:通过TLS加密的HTTP协议,用于保护数据传输。

**🔹L1:链上扩展解决方案**

L1代表协议的第一层,构成区块链系统的核心。它专注于通过增强区块链协议本身来提高网络吞吐量和交易处理能力。就像工程师一样,L1可以修改区块链系统的设计和参数,使其更快、更安全和更具成本效益。比特币和以太坊是第一层区块链的例子。

项目和应用:

- 比特币:一个基于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网络,以较慢的交易处理速度但更高的安全性而闻名。

- 以太坊:一个基于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网络,提供较慢的交易处理速度但更好的扩展性。

- BSC: 一个利用50个验证者的系统,采用权益授权证明 (PoSA) 共识,支持短区块时间和低交易费用。

- Avalanche:一个基于Avalanche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网络,提供更高的交易处理速度和更好的可扩展性。

**🔹L2: 链下扩展解决方案**

L2是第二层协议,在L1协议的基础上添加更多功能和能力。它旨在通过状态通道、侧链和其他解决方案提高交易处理速度,而不改变区块链的基础协议和核心规则。就像魔术师一样,L2可以将一些交易从主链转移到子链,从而减轻主链的负担。这使得交易更快、更便宜、更灵活。

项目和应用:

- 状态通道:独立的交易通道,可以将交易处理从区块链网络中卸载,并提高交易处理速度。

- 侧链:与主链连接的平行链,可以将交易处理与主链分离,从而提高其性能。

- 闪电网络:一种基于状态通道的扩展解决方案,实现即时支付。

- 乐观汇总:一种基于乐观预测的扩展计划,可以提高交易处理速度。

- ZkRollup: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扩展解决方案,可以提高交易处理速度和隐私保护。

**🔹L3: 应用层**

L3是第三层协议,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和引人入胜的区块链体验。它涵盖了各种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s)、社交网络等。像艺术家一样,L3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创造出许多美丽、有趣和有价值的作品。

项目和应用:

- 去中心化应用 (DApps): 在区块链网络上运行,并具备去中心化、透明和安全特性的应用。

- 去中心化金融 (DeFi):在区块链网络上运行的金融应用,包括借贷、交易、保险等。

- 非同质化代币 (NFTs):具有独特性和稀有性的数字资产,用于代表艺术品、收藏品、游戏道具等。

- 隐私保护:区块链网络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明性,使得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区块链网络中的隐私保护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规来解决。

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中可能有一些不准确之处。如果您注意到任何错误,请随时评论或给我发私信。谢谢!
FIL-0.77%
BTC-0.46%
ETH-0.91%
AVAX-2.53%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