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Web3监管转向:从创新天堂到风控堡垒

robot
摘要生成中

新加坡Web3监管收紧:从开放创新到风险管控

近年来,新加坡一直被视为全球虚拟货币和Web3企业的理想栖息地。其宽松政策、稳定法律体系和开放创新环境吸引了众多加密企业进驻,使之成为"亚洲加密之都"。然而,如今的新加坡正逐步从早期的"鼓励创新"模式转向"风险防控"的稳健路线。

新加坡收紧Web3监管,是"清退"还是"升级"?

初期:开放创新,蓄势待发

新加坡最初采取了开放态度。2019年《支付服务法》的推出,为数字支付代币服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为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钱包服务等创造了清晰的牌照路径。在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多个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和代币化资产的实验项目应运而生。这一阶段可以被视为"抢先机"时期,只要不触及合规底线,企业就可以大胆尝试。

危机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随着行业扩张,潜在风险逐渐显现。2022年,三箭资本在新加坡遭遇危机,紧接着是备受关注的FTX倒闭事件,这些事件给新加坡金融管理层带来了巨大压力。为维护国家信用,监管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一方面推出更严格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加强对加密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另一方面,对散户投资施加限制,强调理性投资的重要性。

散户投资:从鼓励到限制

2023年底,金融管理局发布的监管细则直接限制了散户投资。新规要求加密货币服务商不得向散户提供任何形式的奖励,禁止提供杠杆和信用卡入金等高风险功能,并要求评估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些措施旨在培养理性投资者,而非吸引投机者。

服务提供商:合规或退出

到2025年,监管趋势将更加明显。金融管理局规定,所有未获得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执照的企业,如想继续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必须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清场"。目前,只有少数头部企业如Coinbase和Circle等已获批,另有一些企业处于豁免状态。其他企业要么转战他市,要么加速合规进程。

基金管理:提高门槛,强化资质

新加坡也收紧了对基金管理人的要求。即使只服务"合格投资者",设立加密货币基金也需要具备相应资质。这包括风险对冲能力、客户资产识别、内部风控流程以及反洗钱报告机制等。这意味着,简单依靠几个业内知名人士就能成立基金的时代已经过去。

结语:监管升级还是行业进化?

有人认为新加坡不再是Web3的理想之地,但从另一角度看,这实际上是监管的正常演进过程。新加坡现在不再欢迎纯粹的投机者,但对于真正具有技术实力和长期规划的团队,它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Web3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过早实施严格监管可能会扼杀创新。如何在促进创新和控制风险之间取得平衡,仍是新加坡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加坡收紧Web3监管,是"清退"还是"升级"?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Web3教育家vip
· 3小时前
一个必要的转变
查看原文回复0
SeeYouInFourYearsvip
· 3小时前
监管收紧必经之路
回复0
Blockchain智囊vip
· 3小时前
态度很正确了
回复0
TokenDustCollectorvip
· 3小时前
日子不太好混了
回复0
WenMoon42vip
· 3小时前
收紧还是要收的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