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比特币崛起与以太坊困境 共识机制决定公链未来
以太坊的困境与比特币的重新崛起
近期,以太坊遭受了不少质疑声音,其中大多集中在ETH币价表现上。诚然,比特币频频创下新高,而以太坊距离2021年的峰值4800美元还有近40%的差距。不过,最近以太坊币价也开始上涨,似乎是对质疑声音的回应。笔者也相信,这一轮以太坊很可能会突破历史高点。
那么,以太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这轮周期中完全跟不上比特币的步伐?
以太坊真的已经江河日下了吗?还能重现昔日的辉煌吗?
加密货币行业的下一波范式创新还会发生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吗?
本文将带您重新审视比特币这一加密货币行业的原点,从而反思以太坊和整个行业的现状,并探讨加密货币行业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路径。
一、摆脱以太坊思维定式
首先,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以太坊的价值!
以太坊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开创性意义,智能合约确实为整个加密行业开辟了新天地。至少在以太坊出现之前,加密行业的大多数项目都只是对比特币的拙劣模仿。他们只是简单修改比特币的代码参数,创造出区块更大、速度更快或隐私性更好的比特币变种。基本上都只是对比特币的简单复制,"山寨币"这个概念基本概括了以太坊出现之前的所有加密项目。
而以太坊诞生后,整个加密行业又进入了模仿以太坊的浪潮。从2015年至今,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所谓公链,包括区块更大的以太坊、速度更快的以太坊、性能更好的以太坊(包括二层网络)等等。
而且每个公链的所谓生态也基本照搬以太坊模式,无非是DeFi、GameFi、各类二层网络、模块化等概念。现在散户已经被各种花样百出、名目繁多的叙事概念反复收割得麻木不仁,于是干脆什么都不信,只玩最简单粗暴的迷因币,虽然大家都知道它难以长期持续,但至少还可以博一把快感!
行业缺乏创新,活力不足,共识涣散、僵尸横行,整个行业弥漫着看不到希望的末日气息!
加密货币行业还有未来吗?
然而,当我们回头看看比特币,只有它依然一骑绝尘、屡创新高,似乎完全不受这一切的影响!
我们不禁要想,是不是整个行业陷入"以太坊思维定式"太久了,以至于我们都完全忽视了比特币!
毕竟,以太坊就是受比特币启发,源于比特币社区。以太坊只是对比特币的一种解读方式,但整个行业却把以太坊模式视为全部。
如果要找到以太坊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重新发现新的范式创新机会,那就必须回归比特币,重新理解比特币,重新从比特币中寻找创新灵感,就像以太坊诞生之初那样!
让我们暂时摆脱以太坊思维定式,重新回到比特币的视角来思考!
二、机械共识与社会共识
解读比特币的角度有很多,但今天我们讨论的以太坊和比特币都属于公链范畴。谈到公链,共识机制是绕不开的话题!
所谓公链,就是公有区块链,是由谁公有的?是由一群参与共识的人共同拥有的。公链必须依靠共识来驱动,没有共识就没有公链。因此,讨论公链如果不谈共识那就是空谈!
公链的共识分为机械共识和社会共识。
公链的本质就是依靠一套机械共识来不断凝聚社会共识的去中心化系统。(题外话:二层网络不是公链,二层网络只需要一个定序器节点就可以运行,二层网络本身没有共识机制。二层网络没有机械共识,只有社会共识,因此,二层网络的价值没有机械共识来支持。目前大部分项目,既没有机械共识,也没有社会共识,这是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
机械共识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公平参与的共识机制,比如工作量证明机制。机械共识的参与方式是算力,算力越强,机械共识就越强。社会共识则是围绕公链的生态、影响力,包括链上应用、用户等数据,最终体现在币价上。
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是公链的首批投入者、受益者和建设者。
公链的启动和运行完全依赖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机械共识参与者投入大量成本(算力和能源等)参与公链,因此,只有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才有最原始的动力去推动公链生态的发展,因为他们是首批投入者也是首批受益者。为了帮助公链获得更大的社会共识,机械共识参与者会继续推动公链生态的发展。而公链生态吸引来的应用开发者大多是流动的,他们并不像机械共识参与者那样深度绑定公链利益(除非他们自己也成为了机械共识参与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生态的早期推动者基本都来自矿工群体。而以太坊链上的许多头部应用选择另立门户,比如某DEX等。
因此,当一个公链的币价开始疲软时,那是社会共识变弱了,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机械共识变弱了,或者说参与机械共识的人离散了。
让我们从"共识"的角度来对比比特币和以太坊。
三、回归比特币共识,反思以太坊和行业现状
比特币的机械共识是一个动态竞争模式。以太坊的机械共识则是一个静态固定收益模式!
比特币的矿工要想获得出块权,每个节点必须在同一时间段投入同等的算力和能源去竞争,但最终网络只会选出一个节点出块,而其他所有"陪跑节点"的投入作为一种巨大的冗余成本附着在了比特币的价值之中。
通俗地说,比特币网络铸造每一枚比特币的实际投入成本远远大于单一出块节点的支出成本,它是以消耗所有"陪跑节点"的成本为代价的铸造方式。因此,比特币矿工为了已经投入的巨大冗余成本会不断参与算力竞赛,直到抢到出块权,这是比特币网络共识不断壮大的原因。
所以,比特币网络的实际共识成本远远大于当前比特币总市值。具体大多少倍呢?如果我们以比特币历史平均10000个挖矿节点来计算,这个理论差距应该是1万倍。但目前全网活跃矿池约20个,加上单独挖矿的矿工,我们估计总共50个。如果我们把矿池视为一个整体节点,这个成本差距大约有50倍。
这就是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动态算力竞赛模式给比特币带来的共识安全性,因此比特币的共识安全强度几乎无法估量!
而以太坊的权益证明机制是一个静态固定收益模式,实际质押多少ETH就可以获得多少ETH收益,基本是一个静态的固定收益,目前大约稳定在5%左右。因此,ETH共识的参与者不需要竞争,不需要额外支出冗余成本,只需要计算收益,就可以在不需要投入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参与利益分配。这也是以太坊早期宣传的所谓权益证明机制不会产生能源消耗的"优点"。但是,这个"优点"也成为了以太坊网络共识的弱点。由于没有冗余成本的投入,以太坊的共识成本实际降低了,因此,以太坊网络的共识价值实际上也下降了!
所以,当对比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和以太坊的权益证明机制时,你会发现,比特币的网络共识成本几乎不可估量,随着不断增加的算力和能源投入,其共识是无上限的。而以太坊的共识是有上限的,是可计算的,ETH的质押率就是以太坊的共识上限。
因此,在机械共识层面,比特币的机械共识相较于以太坊更为强大,进而影响了社会共识的差异,最终直接体现在了币价层面。
更深层次地看,从物理学(热力学)角度来看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我们会发现,工作量证明机制推动着比特币成为一个更接近生命体的熵减系统,这是比特币网络一直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物理学原理。
从热力学角度看,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在趋向熵增,即从有序走向无序,从秩序走向混乱,最终走向寂灭!
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生命!
生命以负熵为食 - 薛定谔。
所谓负熵是一种可以帮助内部系统从无序转向有序的外部能量。生命就是通过消化负熵,把无序转换为有序,在局部时空中创造了熵减。
但是,熵减现象只存在于局部时空,而且,生命每形成一分熵减,就会向外部宇宙排放两分熵增,两者相加,对于宇宙来说仍然是熵增。
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就是让网络内一群混乱无序的拜占庭节点,通过不断消化算力和能源进行运算求解,最终,运算最快的节点获得出块权,节点间迅速验证并达成共识,最终,一个无序混乱的网络达成了一致性,形成了一种秩序,也就是创造了一个熵减系统,一个生命体!
因此,在比特币这个生命体中,矿工从外部输入的算力和能源是"负熵",可以帮助比特币网络内混乱无序的节点达成共识和一致,从而创造了熵减系统。那么,工作量证明机制就是比特币这个生命体的消化系统,矿工提供"负熵",最终成就了比特币这个生命体!
这是比特币可以持续壮大成长的物理学原理。
让我们再来看看以太坊:
以太坊创立之初也采用了工作量证明机制并持续运行了七年多,这七年也是以太坊飞速发展的七年。直到2022年9月,以太坊正式从工作量证明机制转向权益证明机制,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
切除工作量证明机制,使以太坊失去了外部算力和能源的输入,也就丧失了持续吸收"负熵"的能力,就像一个切除了消化系统又未能找到替代方案的生命体,虽然短期内实现了瘦身,但由于缺乏持续的进食能力,逐渐走向衰亡几乎是必然的。
有人说,以太坊价格疲软是因为生态缺乏创新,链上应用和用户没有持续增长导致的。那么,造成这些情况的更深层原因是什么?
正如前面所说,机械共识直接影响社会共识。生态、应用、用户、币价这些都是社会共识的表现,社会共识变弱的本质是因为机械共识变弱了。
以太坊的机械共识为何变弱了?
权益证明机制是静态固定收益模式,缺乏算力和能源竞争,无法形成冗余成本,进而机械共识削弱了;权益证明机制缺乏吸收"负熵"的能力,无法通过输入算力和能源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增趋势;权益证明的质押机制也直接导致了富者愈富、阶级固化,当阶级固化,形成的就是社区缺乏创新和活力,最终这些能力外溢,便成就了其他竞争对手。
这一系列表现就是以太坊生态、应用、用户、币价等社会共识指标的疲软!即使可以通过强行拉升币价来提高社会共识,但物理学原理是不可违背的。
以太坊确实已现颓势,这轮周期步步落后于比特币,这就是最真实的结果!而下一轮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