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数据时代的隐私挑战:央视315曝光多起信息侵权案例
数据时代的畸形发展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多个利用现代化和数字化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被曝光,令人震惊。这些案例涉及数据侵权的多个方面,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广泛关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不法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过去的315晚会多是揭露某些品牌销售劣质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案例,而如今已经演变成通过数据交易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出售消费者的个人隐私。
在被曝光的案例中,多家知名品牌门店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无需征得顾客同意就能采集他们的面部信息。这些系统不仅能捕捉表情,还能通过智能分析推测顾客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人脸信息作为敏感的生物信息,其收集应当遵循个人信息安全规范,需要得到信息主体的主动授权。然而,这些商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采集顾客的人脸信息,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还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案例是求职者个人简历信息的泄露。当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向第三方招聘平台提交简历时,往往包含了最真实的个人信息,如电话号码、姓名、性别、教育和工作经历等。这些平台声称会严格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却暗地里将这些宝贵的个人数据出售给第三方。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用户的信任,也严重威胁了个人信息的安全。
此外,一些针对老年人的手机安全陷阱也被揭露。某些声称为"安全卫士"的垃圾软件通过连环套路获取用户的数据信息,这种做法尤其令人不齿,因为它利用了老年群体在数字技术使用上的弱势。
这些案例凸显了在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被采集和利用,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却未能及时跟上。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也呼吁公众提高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谨慎对待各种形式的数据收集行为。
在享受数字化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警惕那些打着科技进步旗号,实则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既充分利用数据价值,又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的健康数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