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从犹太人的历史起源看伊以冲突
一、犹太民族的家族起源:亚伯拉罕到雅各
犹太人的祖先是闪族人,其始祖被认为是旧约《圣经》中的亚伯拉罕,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乌尔城,亚伯拉罕被称为「信仰之父」,他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同祖先。
亚伯拉罕与上帝立约(Covenant):只信唯一真神耶和华。耶和华命他离开家乡,前往「应许之地」迦南(就是现在的以色列地区),并且承诺他的后裔将成为一个大国。
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以实玛利、以撒。
以实玛利是长子,但其母亲是女仆夏甲,以实玛利有 12 个儿子,成为「阿拉伯民族祖先」,伊斯兰教把以实玛利当做「先知之祖」。
以撒是次子,但其母亲是亚伯拉罕的正妻撒拉。因为撒拉年近 90 岁才生下以撒,所以以撒被称为「神迹之子」。以撒也有两个儿子——以扫和雅各,长子以扫是以东人祖先,次子雅各是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有 12 个儿子,犹太教把雅各当做祖先。
犹太教认为的犹太人的「祖宗三代」,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
二、摩西出埃及:民族的律法与身份觉醒
雅各有个最宠爱的儿子——约瑟。因为约瑟是雅各老年所得,约瑟又常向父亲说兄长们的坏话,所以兄长们都不喜欢他,后来犹大提议把约瑟卖给路过的以实玛利商队,这些商队要前往埃及,因此最终约瑟被卖到了埃及。
约瑟在埃及靠给法老解梦,混到了宰相,在埃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埃及的新法老上台,约瑟失势,被政治迫害,约瑟的儿子摩西带领在埃及的犹太人离开埃及。这期间摩西奠定了犹太教的核心,建立了《摩西五经》与神权统治的雏形——《摩西五经》成为犹太民族的律法基础,神的应许与人类行为之间形成清晰的道德框架。
摩西至死也没有回到「应许之地」迦南,他只是带领族人走到了约旦河东,在摩押平原远远望了一眼迦南。
摩西死后,约书亚继承了摩西的领导权,带领犹太族人跨过约旦河,开始征服「应许之地」迦南。
约书亚通过「攻占耶利哥」等经典战役,瓜分土地,成为一个以宗教为纽带的 12 部落联邦。这个时期没有中央政权,只有「士师」这种宗教领袖。
三、首次建王国:国家体制与圣殿中心化
随着非利士人等强敌的威胁,犹太 12 部落联邦开始请求「士师」设立君王,因此先后有了出身便雅悯支派的扫罗(统一各支派)、犹大支派的大卫(击败巨人歌利亚、统一南北、定都耶路撒冷)、大卫之子所罗门(修建第一圣殿)等君王。
第一圣殿固定化了」神的同在「,是犹太教从游牧宗教过渡到城市宗教、从分散部落向国家形态迈进的重要标志。
所罗门死后,王国又分裂成了——北国以色列(10 支派),首都耶玛利亚;南国犹大(2 支派),首都耶路撒冷。南国的首都是耶路撒冷,所以他们掌控了圣殿。
北国 10 支派被亚述灭了,南国 2 支派被巴比伦灭了,圣殿也被毁了,王室与精英阶层被强行迁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四、散居与分裂:圣殿毁灭后的流亡
在巴比伦流亡的 70 年里,犹太人没有国家、没有圣殿,只能靠文字与律法维系身份认同——《摩西五经》是《希伯来圣经》的雏形,没有圣殿就在各地设立」会堂「作为学习律法与集会的中心。
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占后,后来又被波斯帝国攻占。波斯王居鲁士允许犹太人回归耶路撒冷,因此犹太人重建了第二圣殿,同时设立文士阶层与大祭司制,取代君王成为犹太民族精神领袖。
后来亚力山大征服了中东,犹太人卷入希腊化与传统之争,犹太人分裂成两派:
传统派——坚守律法、希伯来文、耶路撒冷圣殿;
希腊派——讲希腊语,愿意融入更宽泛的文化。
直到希腊化的赛琉古王朝时期,王朝强迫犹太人敬拜宙斯,禁止守安息日。犹太人爆发起义,马加比家族成功恢复耶路撒冷圣殿,建立了短暂的」哈斯蒙尼王国「。
然后强大的罗马帝国又来了,罗马将军庞培攻占了耶路撒冷,罗马帝国采取扶持傀儡的方式统治犹太人,比如希律王。这个时期犹太人的圣殿虽然还在,但神权与政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意识形态的不同,也导致犹太族内部派系林立。
这段历史中可见,犹太人其实是长期遭受异族统治的,从亚述灭北国 10 支派、巴比伦灭南国 2 支派,到波斯帝国、古希腊、罗马帝国先后攻占耶路撒冷。犹太人基本没有真正的政治主权,他们只能在各个政权的统治下艰难地传承犹太人的律法与文化。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耶稣。他被当时的罗马政府和犹太教双重打击——犹太教祭司集团认为耶稣自称为」弥赛亚「对圣殿权威构成威胁,以」亵渎神明「的罪名将其交给罗马人处置;罗马政府对犹太教事务虽然不感兴趣,但认为这是政治叛乱者,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他的追随者慢慢建立了基督教,与犹太教分道扬镳。
五、离散两千年:欧洲大反犹
公元 70 年,第二圣殿被毁,犹太人开始了两千年的流亡。
这是犹太民族最令人敬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犹太人没有圣殿、没有国家、没有军队、没有领土,而且散居欧洲、阿拉伯、波斯、北非等地。而曾经的」异端「基督教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由于耶稣的死,基督教世界对犹太教设置了多重限制——将犹太人视为」弑神者「,限制犹太人从事商业、高等教育,犹太人长期遭到歧视和迫害(如欧洲中世纪的排犹法案、俄国的「波格罗姆」大屠杀等)。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还是在金融、医学、哲学、科技领域表现卓越。
到 20 世纪初,欧洲有近 1000 万犹太人,分布于波兰、俄国、德国、奥地利等国。面对民族主义浪潮、经济动荡、文化冲突,犹太人成为」替罪羊「,德国将战败、经济崩溃、魏玛政府的不稳定归咎于犹太人,掀起了一股反犹风暴。犹太人被指控是金融资本的操控者、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策源者、德国的背叛者,希特勒在二战期间屠杀了 600 万犹太人。
在这种背景下,至少 200 万犹太人逃亡美国。
六、以色列复国:美国的中东盟友
犹太人的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于 19 世纪末,由奥地利犹太记者赫茨尔发起,主张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当时属奥斯曼帝国)恢复故土、建立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发布了《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一战结束时巴勒斯坦被英国占领了,这个时期就已经有不少犹太人迁移回巴勒斯坦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东欧逃亡美国的犹太人,通过教育、科研、金融领域的出色影响力,在美国站稳了脚跟,而且深度渗透在美国政商各界。犹太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 2%,但在高等教育、财富、媒体、智库等领域占有极高比例。
二战结束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到达高峰。1947 年联合国提出分治方案,将巴勒斯坦分为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
1948 年犹太人宣布以色列建国,犹太民族主义实现国家化。美国时任总统特鲁曼第一个宣布承认以色列建国。后来在美苏冷战时期,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对抗苏联势力的桥头堡,阿拉伯国家(埃及、叙利亚)则普遍亲苏。
七、中东恶霸:以色列的版图扩张
根据 1947 年联合国提出的分治方案181 决议,原英属巴勒斯坦分为两国——犹太国占 56.5% 土地、阿拉伯国占 43.5% 土地,耶路撒冷为国际共管城市。
这种分治方案阿拉伯国家与巴勒斯坦人肯定都不能同意,因此战争就是必然。经过数次中东战争、多个和平谈判,以色列实控领域已经远超联合国 181 决议分治方案的版图。
第一次:以色列建国战争。1948 年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五国联军对抗以色列。结果以色列实控土地从联合国分配的 56.5% 扩大到 78%。
第二次:六日战争。 1967 年 6 月 5 日 -10 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闪电战,六天内彻底击溃三国军队,战后以色列面积直接翻倍,实际控制了整个」历史巴勒斯坦「都不止,还有不少额外地带。
第三次:赎罪日战争。1973 年 10 月 6 日-25 日,埃及和叙利亚趁赎罪日突袭以色列,但后面以色列反攻成功,以色列实控领土不增不减。
第四次:埃以和平协议。1979 年以色列在美国调停下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以色列归还整个西奈半岛,换取埃及承认以色列。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也因此被阿拉伯国家联盟短期驱逐。
第五次:吞并东耶路撒冷。1980 年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永远不可分割的首都「。
后面大大小小的战争还有很多次,反正以色列实控版图是持续在扩张。
八、以色列-伊朗冲突:
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并非源于边境争端或直接历史仇恨,而是一个深植于宗教、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多维博弈。
以色列建国初期,伊朗还处于」巴列维王朝「,是中东地区最早承认以色列的穆斯林国家之一。当时双方都是美国的亲密盟友,都担心阿拉伯民族主义崛起。
1979 年,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霍梅尼上台,推翻了亲美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一种「神权体制」。伊朗开始反美、反以色列,视以色列为「撒旦政权」,声称以色列为非法占领者,支持巴勒斯坦「神圣抵抗」。
伊朗与以色列之间主要有2个层次的矛盾:
1、宗教矛盾
这块儿我们得从亚伯拉罕衍生出来的三教六派来分析。包括:犹太教、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基督教三派(东正教、天主教、新教)。
他们都认为:只有一个神(上帝);有一位或多位启示先知 (亚伯拉罕、摩西等);都认同圣地耶路撒冷的重要性。他们的区别在于,对神启内容、救世主(耶稣)、经典圣书、宗教权威的看法差异巨大。
伊朗政权建立在」什叶派伊斯兰革命「的神学基础上,视以色列为亵渎之源,因为犹太教祭司集团以亵渎神明罪弄死了耶稣。以色列则建立在」犹太教「及」犹太复国主义「基础上,强调对」应许之地「的主权。所以,什叶派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伊朗政权在宗教信仰上与以色列就不能够是盟友。
2、安全矛盾
伊朗发展核计划,以色列认为伊朗的核计划对其国家生存构成威胁。美国肯定也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因为这可能会改变中东地区的「区域力量平衡」。
而伊朗则视以色列为美国在中东的武力代理,压制伊斯兰力量,意图颠覆什叶派政权。因此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支持巴勒斯坦的哈马斯伊斯兰圣战组织(加沙地带的统治者,哈马斯是伊斯兰逊尼派),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支持也门胡塞武装,反正就是支持各种代理人对抗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以色列。
九、寄生:犹太人夺舍美国
犹太资本靠政治献金、靠渗透、靠联姻、靠集团游说,已经完成了对美国的全面控制,美国盎格鲁撒克逊基本无力反抗。
犹太人对美国政坛渗透不可谓不深。现任总统的老婆是犹太人,前总统是犹太人的女婿,前前总统的妈妈是犹太人,美国国务卿、财政部长、副国务卿、司法部长、国土安全部长、国家安全顾问、中情局副局长、国家情报总监……全是犹太人。
犹太人掌握了美国的经济命脉。美联储主席基本上长期由犹太人垄断,格林斯潘、耶伦、伯克南……他们左右了美国的金融政策;贝莱德 CEO 拉里芬克、高盛 CEO 所罗门、索罗斯、巴菲特、塞缪尔这些金融巨鳄,都是犹太人。
犹太人还垄断了美国的传媒和文艺。迪斯尼老板是犹太人,时代华纳大老板是犹太人,Viacom 老板是犹太人,ABC 电视被犹太人控制,NBC 被犹太人控制,《纽约时报》归犹太家族控制……美国的各路世界一流媒体,几乎都被犹太人控制了。
通过上百年的运作,犹太人基本已经完成对美国的「夺舍」。在政治治理上,犹太资本扶持黑人、拉丁裔与昂撒白人竞争;在舆论控制上,犹太资本把美国一切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社交平台抓在手中,让一切不利于犹太人的声音消失;在金融渗透上,犹太资本掌控了美国的经济命脉,甚至美国总统不顺着他们的意,都别想在任期内得到顺心的「货币政策」;在地缘政治上,美国在「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已经深陷中东这个代价极高的「地缘陷阱」中;在宗教信仰上,基督教福音派信仰「犹太人重回圣地=耶稣复临前兆」,因此坚定支持以色列。
20 世纪的德国,因为一战失利,《凡尔赛条约》导致德国背负巨额战争赔款,失去领土,民族士气崩溃,魏玛共和国动荡不安,通货膨胀严重,全球大萧条……希特勒掀起民粹运动,认为「犹太人控制银行、媒体、议会」,犹太人是导致国家衰败、金融剥削、文化腐败的元凶,犹太人「寄生」在德国,掏空了德国,发起了国家级有组织的「反犹运动」——从《纽伦堡法案》到水晶之夜,再到集中营系统,启动全面屠杀计划。
美国虽然说是个三权分立的国家,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通过百年运作,美联储背后的银行家掏空了美国,美国政府和人民背负了巨额负债。如果有一天美国也陷入「一战后的德国」类似的境地,昂撒白人会不会同样归咎于犹太人呢?
「夫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战国策》
十、信仰的锚点与边界:一个没有信仰者的观点
人类之所以要有信仰,其实就是要一个精神世界中的锚点。
它可以是:
对神明的信仰(宗教);
对历史规律的信仰(共产主义);
对科技、文明、进步的信仰(现代主义);
对某种抽象理念的信仰(自由、平等、民主)。
我相信很多人已经摆脱了对「神」的信仰,但我们很难什么都不信。因为信仰的核心,是人类在面对不确定性、苦难、死亡、虚无感时的一种解释机制。
如果所有人都没有信仰,只讲功利和理性:爱情就只剩下了生殖效率,家庭只剩下功能合作,道德变成了交易,英雄主义变成了风险套利,死亡只是系统关机。
我感觉信仰就是人类对抗虚无的一味药。比如藏族文化中的冈仁波齐「转山」这个事情,我以前觉得这些朝圣者花费大量时间转山,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抚养儿女,也没有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凭什么能洗净业障、获得福报……但宗教的逻辑,它可能只是对「意义虚无」的一种反抗,如果这个人内心痛苦、孤独,靠「转山」走出了抑郁、避免了自杀、放下了仇恨、避免了对社会的负面输出,也是一种善。有的信仰行为没有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也能因为没有做有损于他人的事而获得福报。有的宗教不以功利主义、「社会价值」作为评判标准,信仰可能是为了支撑人类度过解释不了的痛苦和混乱。
以前刷到那些「转山」的朝圣者视频,我不能理解,难道这些朝圣者的生命和时间就这么廉价吗?后来想想,只是因为我是个功利主义者。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
我尝试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上的很多宗教矛盾——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信仰我理解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讲人类是带着原罪来到世间,我们应该怀着赎罪的心态去做好人做好事,这样的信仰确实可能规范人世间的秩序,它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是信仰这个东西,在有私心有阴谋的人手中,往往会成为破坏和平、奴役教众的工具。因为大部分宗教信徒都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信仰只应该是对自己的约束,永远不应该将信仰当作对别人的约束,即使他曾经或名义上仍是教徒。因为信仰,只能作为自己的道德约束,是人间秩序的上限;只有法律,才能作为对别人的约束,是人间秩序的下限。
十字军东征、卡尔巴拉战役、宗教裁判所、塔利班、极端锡克教……无一不是将信仰由内约的锚点变成外压的武器。信仰和法律的边界如果捋不清,就很容易导致「圣战狂热」。
犹太人在苦难中守住了智慧,在流亡中传承了信念,愿他们在复兴中不忘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