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最近硅谷圈子裏有個冷笑話:手裏攥着一堆頂級GPU,結果因爲沒電,只能看着它們在倉庫裏積灰。聽起來魔幻?但這是真事兒。
現在搞AI的人開始把電力看得比芯片還重要。邏輯其實挺直白——GPU性能每代都在跳,產能擴張技術上也不是問題,真正卡脖子的變成了電。你可以理解爲GPU就是個「電力轉token」的機器,源頭斷了,再強的算力也是擺設。tokenomics算到最後,成本結構裏能源佔比越來越嚇人。
有個數據特別有意思:某科技巨頭去年砸了500億美元買了48.5萬塊H100,結果一半設備閒置了18個月。爲啥?沒電可用。他們CEO直接說,整個行業的投資邏輯搞反了,市場根本沒給電力基建重新定價,現在瓶頸早就不是芯片了。
這事兒爲啥在某些地區感受不明顯?因爲電網基建節奏差太多。有錢的大公司採購GPU按季度走,建個數據中心1-2年搞定,但電網接入審批要等5年,輸電線路建設得熬10-17年。你想想,5000塊H100的集羣耗電350兆瓦,相當於一座中型城市的用電量,這種負荷突然接入,電網能不炸?
電網這玩意兒是個精密平衡系統。發電和用電得時刻匹配,波動大了就崩。白天黑夜需求本來就起伏,大停電歷史上不是沒發生過。現在AI數據中心佔總用電才0.8%,電網已經開始喫緊,預計到2030年這比例要飆到3%-6%。更麻煩的是,不少老舊燃煤電廠正在退役,電網本來就不富裕。
這裏有個關鍵指標——「備用發電能力」。可以理解成電網系統的緩衝池,物理上對應高速旋轉轉子的轉動慣量。某大型經濟體的這個數值已經從26%跌到19%,警戒線是15%,再低就會頻繁出現變壓器燒毀之類的事故。
反觀另一邊的打法就很野:大建燃煤電廠,但不是爲了多發電,而是專門用來調節電網、給風電光伏這些波動巨大的清潔能源做配套。這種奢侈的操作本質是在增加電網裏轉子數量,提升穩定性和消納能力。這跟儲能不是一回事,技術邏輯復雜得多。
看趨勢對比就很明顯。某地區2021年末也差點翻車,因爲燃煤電廠限制過頭,但後來及時調整,備用發電能力大幅回升。而另一邊就一路下滑,連投行都開始擔心這會影響AI競賽的結果。
從細分規劃看,2025到2030年,某地區在水風光清潔能源、燃煤發電補充上的投入都很猛,尤其燃煤部分用來補電網的量遠超清潔能源。而某些地區雖然把核電和天然氣也算進去,但整體補充力度明顯跟不上,到2030年備用能力堪憂。
當然,華爾街那些報告可能有點誇張。強調某地電網優勢,其實是在給本地政府施壓——「你再不砸錢搞電網,競爭就輸了」。說白了,輿論造勢到位了,電力基建投資來了,提前布局核電股的機構就能翻幾倍套現。這套路,懂的都懂。
所以現在的局面就很微妙:算力軍備競賽表面上比的是芯片,實際上比的是誰能先把電網這個老大難搞定。GPU再猛,沒電喂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