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股票投資必懂:每股淨值真的越高越好嗎?

在選股時,很多人盯著每股淨值(NAVPS)這個指標。但這裡有個誤區:每股淨值高≠投資機會好。

每股淨值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公司淨資產平攤到每一股上的價值。

計算公式

  • 每股淨值 = (總資產 - 總負債) / 流通股數
  • 或 = 股本 + 資本公積 + 盈餘公積 + 未分配利潤 / 流通股數

舉例:統一企業資產25億、負債10億、流通股數10億股 → 每股淨值 = (25-10) ÷ 10 = 1.5元

為什麼每股淨值≠股價?

這是投資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核心差異

  • 每股淨值 = 公司現有資產的帳面價值(過去的成果)
  • 股價 = 市場對未來盈利的預期(對未來的賭注)

一家公司可以有高淨值但低盈利能力,也可以淨值一般但成長潛力巨大(比如英偉達、Netflix)。

現實案例

  • 康師傅:股價18元、每股淨值10元(PBR=1.8)
  • 統一:股價20元、每股淨值15元(PBR=1.33)

統一PBR更低,但不一定表示康師傅更便宜——還要看未來盈利預期。

每股淨值能幫你什麼?

1. 找被低估的股票

  • 股價 < 每股淨值 = 相對便宜
  • 適合價值投資者撿便宜

2. 判斷公司抗風險能力

  • 淨值高 = 資產基礎厚實
  • 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3. 對比同行

  • PBR越低 = 相對便宜(同行對標)
  • 注意:不同行業差異大,只能同行比

股價淨值比(PBR)選股法

PBR = 股票市值 / 每股淨值

判斷標準(以該股歷史區間為基準):

  • PBR < 1.0 = 被低估(有風險)
  • PBR 1.0-1.5 = 合理區間
  • PBR > 2.0 = 溢價較高

適用行業:景氣循環股效果最佳

  • 航運、鋼鐵、石油、金融、營建等
  • 經濟週期影響大的產業

不適用行業:科技、創意產業

  • 英偉達(NVDA)、微軟(MSFT)PBR都很高
  • 因為無形資產(技術、品牌)才是核心價值

每股淨值 vs 每股盈餘(EPS)

指標 含義 適用策略
每股淨值 資產價值 價值投資、找底部
每股盈餘 盈利能力 成長投資、判斷未來

實戰建議

  • 價值股必看淨值(如銀行股、周期股)
  • 成長股必看EPS(如科技股、消費股)
  • 最佳組合 = PBR合理 + EPS穩定成長

常見誤區

誤區1:每股淨值越高越好

  • 淨值高可能因為增發新股(攤薄價值)
  • 也可能因為經營不善(資產積壓)

誤區2:PBR < 1就該買

  • 低PBR可能是有理由的(公司走下坡)
  • 必須配合基本面、行業前景判斷

誤區3:跨行業比較淨值

  • 銀行PBR通常1.0-1.5
  • 科技股PBR通常2.0-4.0
  • 數字對比完全沒意義

怎麼查詢每股淨值?

方法1:直接查詢

  • 玩股網、HiStock、財報狗
  • 各交易平台的基本資訊欄

方法2:自己算

  • 查公司財報找到:淨資產 ÷ 流通股數
  • 統一2021年財報例:(414.6億 - 254.6億) ÷ 5,682萬股 ≈ 2.8元

最後的話

每股淨值是有用的工具,但不是全能的。

正確用法

  • ✅ 配合PBR找相對便宜的股票
  • ✅ 判斷公司財務穩定性
  • ✅ 同行業對比估值
  • ❌ 不用它來評估科技股
  • ❌ 不單靠它做投資決定

記住:淨值只是過去,股價才是未來。真正賺錢的是買對了公司的發展方向,而不是撿被低估的資產。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