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10歲,這是#區塊鏈歷史系列的一部分。本文簡要介紹了區塊鏈技術中的“什麼是L0、L1、L2和L3?”的概念。



**L0、L1、L2 和 L3 代表區塊鏈協議的不同層次。這些層次是由行業從業者提出的,以解決區塊鏈技術中的性能瓶頸、可擴展性問題、兼容性障礙和其他挑戰,每個層次提供獨特的功能和特徵。**

想象區塊鏈技術是一座金字塔。 #L0 forms the foundation, # L1構成了主體, #L2 represents the peak, and # L3則作爲頂部的裝飾元素。每一層都建立在其下層提供的服務和功能之上,同時也擁有自己的優勢和局限性。

**🔹L0: 數據傳輸層**

L0是最低級別的協議,作爲整個區塊鏈系統的基礎。它負責區塊鏈網路中的數據傳輸,就像快遞員將數據從一個地方運輸到另一個地方。L0採用加密技術和分布式存儲方法以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完整性,類似於添加鎖和封條以防止數據被盜取或篡改。它還可以促進不同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和跨鏈交易,充當翻譯器,使使用不同“語言”的區塊鏈能夠理解和相互互動。

項目和應用:

- FIL: 一種分布式文件系統,可以跨多個節點存儲數據,以增強數據安全性和可靠性。

- FIL:基於FIL的去中心化存儲網路,爲用戶提供存儲服務。

- ERC-20:一種基於以太坊的代幣標準,用於創建和發行加密貨幣。

- ERC-721/1155:基於以太坊的非同質化代幣(NFT)標準,用於創建和發行獨特且稀有的數字資產。

- TLS:一種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安全的加密協議。

- HTTPS:通過TLS加密的HTTP協議,用於保護數據傳輸。

**🔹L1:鏈上擴展解決方案**

L1代表協議的第一層,構成區塊鏈系統的核心。它專注於通過增強區塊鏈協議本身來提高網路吞吐量和交易處理能力。就像工程師一樣,L1可以修改區塊鏈系統的設計和參數,使其更快、更安全和更具成本效益。比特幣和以太坊是第一層區塊鏈的例子。

項目和應用:

- 比特幣:一個基於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路,以較慢的交易處理速度但更高的安全性而聞名。

- 以太坊:一個基於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路,提供較慢的交易處理速度但更好的擴展性。

- BSC: 一個利用50個驗證者的系統,採用權益授權證明 (PoSA) 共識,支持短區塊時間和低交易費用。

- Avalanche:一個基於Avalanche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路,提供更高的交易處理速度和更好的可擴展性。

**🔹L2: 鏈下擴展解決方案**

L2是第二層協議,在L1協議的基礎上添加更多功能和能力。它旨在通過狀態通道、側鏈和其他解決方案提高交易處理速度,而不改變區塊鏈的基礎協議和核心規則。就像魔術師一樣,L2可以將一些交易從主鏈轉移到子鏈,從而減輕主鏈的負擔。這使得交易更快、更便宜、更靈活。

項目和應用:

- 狀態通道:獨立的交易通道,可以將交易處理從區塊鏈網路中卸載,並提高交易處理速度。

- 側鏈:與主鏈連接的平行鏈,可以將交易處理與主鏈分離,從而提高其性能。

- 閃電網絡:一種基於狀態通道的擴展解決方案,實現即時支付。

- 樂觀匯總:一種基於樂觀預測的擴展計劃,可以提高交易處理速度。

- ZkRollup:一種基於零知識證明的擴展解決方案,可以提高交易處理速度和隱私保護。

**🔹L3: 應用層**

L3是第三層協議,爲用戶提供豐富、多樣和引人入勝的區塊鏈體驗。它涵蓋了各種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s)、社交網絡等。像藝術家一樣,L3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創造出許多美麗、有趣和有價值的作品。

項目和應用:

- 去中心化應用 (DApps): 在區塊鏈網路上運行,並具備去中心化、透明和安全特性的應用。

- 去中心化金融 (DeFi):在區塊鏈網路上運行的金融應用,包括借貸、交易、保險等。

- 非同質化代幣 (NFTs):具有獨特性和稀有性的數字資產,用於代表藝術品、收藏品、遊戲道具等。

- 隱私保護:區塊鏈網路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明性,使得隱私保護成爲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區塊鏈網路中的隱私保護主要通過技術手段和法規來解決。

文章的大部分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內容中可能有一些不準確之處。如果您注意到任何錯誤,請隨時評論或給我發私信。謝謝!
FIL-0.77%
BTC-0.46%
ETH-0.91%
AVAX-2.5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