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最多黃金儲備的10個國家:中央銀行的策略

黃金作爲國家和個人的交換媒介,已經有幾個世紀的歷史。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黃金本位紙幣,到黃金標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種貴金屬仍然是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基本支柱。

除了其貨幣價值,黃金還代表了對多個行業(包括制藥、珠寶和電子)至關重要的商品。同時,它已成爲對抗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的保護工具,適用於機構和個人投資者。

國際貿易中黃金使用的加強使各國出於經濟和地緣政治原因維持戰略儲備變得必要。盡管目前沒有政府需要以黃金來支持其法定貨幣,但中央銀行仍在增加其儲備,以保護自己免受超通貨膨脹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

中央銀行如何儲存黃金?

黃金儲備是中央銀行持有的貴金屬,用於保護其經濟免受各種系統性風險。這些儲備通常存放在高度安全的地下設施中,訪問權限極其受限和控制。

爲什麼中央銀行增加其黃金儲備?

中央銀行保持黃金儲備以保護國家貨幣的價值並最小化宏觀經濟風險。這些儲備不僅表明了國家的財富,還作爲對不利情景的資產保護。

根據世界黃金委員會的數據,到2020年底,實物黃金的購買,特別是用於國家儲備的黃金,達到了過去50年來的最高水平。爲了應對過去十年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動蕩,許多國家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分散其儲備基金,導致黃金購買不斷增長,並提高了貴金屬在其總儲備中的比例。

擁有最多黃金儲備的10個國家

在通貨膨脹加劇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時期,對黃金的興趣顯著增加,引發了人們對中央銀行當前黃金儲備的好奇。在經濟衰退的預期中,中央銀行應對全球可能衰退的策略成爲投資者的重要參考。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世界上黃金儲備最多的10個國家:

10) 荷蘭 - 612 噸

隨着2020年和2021年土耳其儲備的減少,荷蘭在這個名單上獲得了第十的位置。盡管歷史上他們銷售了大量黃金條,但在2022年底決定暫停額外銷售,加之土耳其儲備的減少,鞏固了他們在這個排名中的地位。

直到2014年,荷蘭在紐約保留了51%的黃金。隨後,該國實施了一項黃金回歸政策,將20%的黃金資產轉移到荷蘭國家銀行,從而平衡了在阿姆斯特丹和紐約存儲的數量。目前,其餘部分分布在英格蘭銀行(大約110噸)和渥太華之間。

9) 印度 - 787 噸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在印度的背景下,黃金既代表着一種投資,也被廣泛認可爲一種價值儲備,這導致印度金屬和礦產貿易公司(MMTC)與瑞士的PAMP等精煉廠建立了合作關係,以爲當地市場提供LBMA認證的金屬。

在過去一年中,印度中央銀行向其官方儲備中增加了6噸黃金。盡管對於全球金融市場而言,這一數量相對較小,但這一增長被認爲具有戰略重要性,特別是考慮到該國面臨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

印度在國內保持了超過一半的黃金儲備,其餘部分分布在英格蘭銀行和瑞士巴塞爾。

8) 日本 – 845.98 噸

日本在黃金儲備的排名和總量上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地位多年。2011年福島核災難後,該國根據其傳統政策停止了常規的黃金採購,並隨後出售了一部分儲備以在災難後穩定經濟。

日本戰略的一個特色是其對日元的處理。盡管黃金和美元都被視爲避險資產,日本銀行通常選擇增加美元儲備而不是黃金,作爲其資產管理策略的一部分。

7) 瑞士 – 1.040,01 噸

與日本一樣,瑞士近年來在其黃金儲備方面沒有進行重大調整。該國因在銀行、稅收等多個領域提供穩定而受到認可,同時保持地緣政治中立,這自然降低了面臨的經濟風險。

瑞士金融系統繼續促進國際貿易,即使在歷史爭議之後,例如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納粹黃金的傳聞,這表明其金融機構的韌性。

瑞士戰略性地分配其黃金儲備:70% 在伯爾尼的瑞士國家銀行,20% 在英格蘭銀行,10% 在加拿大銀行。

6) 中國 – 2.010,51 噸

歷史上,中國以其面向出口和盈利的黃金開採政策而聞名,但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修改了其戰略。目前,該亞洲國家持有的黃金儲備比例接近主要西方經濟體的水平。

在2000年至2015年期間,主要的亞洲經濟體僅偶爾分享其黃金儲備的信息。然而,最近它採取了更透明的立場。2019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在連續四個月的時間裏增加了黃金儲備,在此期間累計增加了42.9噸。

盡管官方報告中的不一致性引發了對中國實際黃金儲備價值的質疑,但可用數據將該國定位爲全球第六大黃金儲備國。

5) 俄羅斯 - 2.332 噸

在2019年,俄羅斯超越了中國,鞏固了作爲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國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是全球第三大黃金生產國,按提取量計算。

俄羅斯逐步增加黃金儲備的戰略是由普丁總統大約十年前實施的計劃推動的。美元作爲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顯著解釋了俄羅斯對這種貴金屬的興趣,特別是考慮到與美國的頻繁地緣政治摩擦。

俄羅斯盧布相對疲軟的表現,加上烏克蘭衝突後實施的經濟制裁,進一步加強了黃金儲備對該國的戰略重要性。

4) 法國 – 2,436.34 噸

法國在實施黃金銷售政策之前在這一排名中佔據第三位。2004年5月,在當時的經濟部長尼古拉·薩科齊的領導下,該國啓動了一項銷售計劃,導致其黃金儲備減少了20%。

這項戰略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將獲得的資源重新配置到外幣和債務證券的投資中,以減少國家債務。法國的儲備集中在巴黎的法國銀行總部。

3) 意大利 – 2.451,86 噸

盡管意大利在不同時間段面臨經濟波動,但其黃金儲備保持着顯著的穩定。事實上,自1999年以來——超過二十年——意大利的黃金儲備幾乎保持不變,爲2,451.86噸。

盡管近期經濟問題影響了該國的工業生產,但意大利仍然是歐洲主要出口國之一,維持其在歐洲大陸經濟中的戰略地位。

2) 德國 – 3.355,14 噸

德國的儲備是全球第二大黃金集中地,分布在三個戰略位置:法蘭克福金融區的德意志聯邦銀行總部、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和倫敦的英格蘭銀行金庫。

在冷戰期間,德國黃金被轉移到盟國作爲安全措施。2013年,德國聯邦銀行宣布了一項超過40%國家儲備的歸還計劃。大約20%的這一量在美國保管,略多於20%在法國。

這項以高度透明度進行的 repatriation 政策增強了投資者和公衆對德國金融系統的信任。目前,這部分儲備可在法蘭克福貨幣博物館公開展出。

1) 美國 – 8.133,53 噸

美國在全球黃金儲備排名中名列第一,領先幅度顯著——比第二名德國多出4,763.8噸。然而,這一主導地位也引發了顯著的批評。

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缺乏透明度。關於存放在紐約和福特諾克斯的金條真實性的文件丟失的指控,引發了對這些記錄可能被銷毀的疑慮。

另一種常見的批評認爲,外國黃金資產被計入美國的儲備中。專家指出,像英國、法國和瑞士這樣的國家的黃金可能因爲存放在美國領土上而被納入官方數字。

黃金的質量也受到質疑。由於美國大部分的儲備來自歷史上的收購,一些專家認爲該金屬不符合當前的質量標準,並且將其轉換爲24克拉的金條將導致總量的顯著減少。

英國對全球黃金儲備的影響

除了列出的十個國家,英格蘭在全球黃金儲備體系中發揮着核心作用。衆多國家將其儲備存放在由英格蘭銀行管理的高安全地下金庫中。

英國擁有約310.3噸的自有儲備,位居全球第16位,排在沙特阿拉伯之後,位於黎巴嫩和西班牙之前。

英格蘭銀行作爲多個國家的黃金托管人,偶爾會在這些國家希望回收其資產時引發緊張局勢。最近一個例子涉及委內瑞拉,當時英國銀行在馬杜羅政府的政治危機期間延遲歸還委內瑞拉的黃金。

另一個顯著的案例是羅馬尼亞在2019年3月正式請求撤回其在倫敦的儲備。

盡管存在這些爭議,中央銀行在不同地點儲存黃金的主要動機之一是便於進行掉期操作。一個在英格蘭存有黃金的國家,可以迅速將這一資產兌換爲英鎊或美元,期限爲一定時間,在流動性需求時提供靈活性。

這些操作優勢解釋了爲什麼許多國家仍然在國際金融中心如倫敦保持相當一部分的黃金儲備,盡管偶爾會有地緣政治摩擦。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