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代幣猜想:空投還是ICO,誰將分得大蛋糕?

編譯:白話區塊鏈

2025年最佳Base錢包:在Base鏈上保護資產的終極指南

本期《Unchained》節目討論了Base Camp的重大新聞:**Base宣布探索發行Token以實現去中心化,引發業界震動。**主持人Laura Shin與嘉賓Ryan和Ico Beast深入探討了此舉的意義、可能的設計與影響。Base選擇“探索”而非直接推出Token,可能與監管環境(如Clarity Act)未明及敘事控制有關。

嘉賓認爲**Token分配或以Coinbase持股20%-40%、金庫和社區分配爲主,推出方式可能結合空投與ICO,需防範女巫攻擊。Token用途或類似ETH,涉及序列器收入、DeFi流動性和潛在治理功能。**Base堅持在以太坊上構建,顯示與以太坊生態的協同,同時宣布與Solana整合,反映對競爭的應對。節目還探討了Base、Solana等在鏈上競爭中的定位,預計未來加密市場將以Token生成與交易量爲核心,競爭將推動行業整合與創新。

以下爲訪談內容:

Laura Shin: 歡迎體驗《Unchained》,這裏是您了解加密貨幣一切的資源。我是主持人Laura Shin。今天我們討論Base Camp的重大新聞:Base正在探索發行Token,這一舉動在生態系統中引起震動。我們的嘉賓是Ryan,近期在Coinbase Ventures工作,此前在Coin Fund,以及Proof of Play的敘事商人Ico Beast。歡迎Ryan。

Ryan: 嘿,Laura,感謝邀請我。

Laura Shin: Jesse Pollock宣布Base正在探索發行Token以實現去中心化,盡管此前表示對此不感興趣。你對這一消息的初步反應是什麼?

Ryan: 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發展。隨着Base的不斷發展,它在沒有使用原生Token的情況下取得了大量增長。這表明Base在用戶和開發者方面吸引了根本性的增長。顯然,Base團隊現在覺得爲了下一階段的增長,他們已經擁有了足夠多的開發者和鏈上流動性的臨界質量,爲了進一步加速發展並在最高水平上競爭,他們正在探索發行Token以實現這一目標。所以,這感覺是一個自然的演變,但對於像Coinbase這樣一家中心化且公開上市的公司來說,聽到這個消息還是相當震撼的。

Laura Shin: 你認爲Base爲何選擇宣布探索發行Token,而不是直接推出?

Ryan: 他們自己可能也有很多未解的問題。發行Token不是小事,有很多細節需要處理,例如分配、用途,以及如何公開討論。這有兩個方面:第一,現在用戶和開發者知道將會有BaseToken,這會引發Base上活動的激增。很多用戶會爲交易付費,這也會吸引更多的開發團隊在Base上部署。此外,他們剛剛發布了新的Bayat TDA,並開放了等待列表,我可以想象那個列表只會越來越長。因此,宣布這個消息肯定會重新激發人們對Base的興趣,特別是在跨區塊鏈爭奪市場份額如此困難的情況下。第二,他們可能還在試圖解決很多復雜的細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目前美國國會正在通過與某些Token分類相關的監管和立法。這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輸入信息,他們可能在等待最終結果,然後再敲定具體方案的細節。

Laura Shin: Jesse強調Base致力於在以太坊上構建,以從全球互聯經濟中受益。鑑於區塊鏈之間的競爭,你對此決定有何看法?

Ryan: 這顯示了一種戰略對齊。以太坊現在已經走上了自己的道路,正在成爲一種機構化的資產和區塊鏈。如果你問華爾街的任何人關於加密貨幣的三件事,他們可能會說比特幣、穩定幣和以太坊。Base是基於EVM構建的,這是他們早期的決定。隨着以太坊作爲各種資產的結算鏈在華爾街層面實現機構化,我幾乎將Base視爲某種前瞻性的、面向機構和零售的以太坊分支,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好處是他們可以與以太坊共同成長。以太坊在開發者中持續擁有臨界質量,Base顯然在爲此做出貢獻。這更像是與已經有效的東西保持一致,並通過合作讓整體變得更大。

Laura Shin: 你認爲BaseToken的分配會如何設計?理想情況下應該是什麼樣的?

Ryan: 一個典型的Token項目分配通常分爲三部分:團隊、早期支持者和金庫,以及社區。如果將這個類比應用到Base代-幣上,它是一一對應的。我預計很大一部分可能會由Coinbase持有,記錄在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上,大約在20%到40%之間。可能還有額外的20%由一個獨立的金庫持有,由Base團隊、Coinbase和其他社區參與者共同管理。剩下的部分會分配給更廣泛的社區,無論是通過公開銷售、空投,還是某種持續分發的方式。這樣可以建立足夠的擁有權,特別是Coinbase這邊,以激勵Coinbase繼續在Base上提供價值和流量。

Laura Shin: 你認爲Base會如何推出Token?是空投、ICO還是其他方式?Token的用途又是什麼?

Ryan: 可能是多種方式的組合。有三個方面需要考慮。第一,如何向開發者分配Token?這可能會通過交易量或應用在Base上消耗的Gas量來衡量。他們可能會運行統計數據,找出哪些項目早期加入了Base並爲生態系統做出了貢獻,並給予他們一些分配。第二,從用戶角度來看,他們的目標可能是使TDA和Base應用成爲Base的消費者前端,作爲主要的消費者和用戶渠道,以發展和擁有與消費者的關係。通過那個界面進行積分活動是完全合理的。最後是公開銷售。很多人一直在比較Coinbase和Robinhood。Robinhood有一個產品,可以讓用戶更早地投資於IPO。我認爲加密項目也開始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Legion和Echo這樣的ICO式眾籌平台模式正在回歸。他們可能會利用類似產品,通過Coinbase或其他方式,進行Base代-幣的最大規模ICO銷售,這將是他們對Robinhood式產品的回應,但會以一種加密原生和Coinbase原生的方式。他們希望一鳴驚人,這顯然會是規模最大或最有趣的籌資活動,人們會想參與其中。

Laura Shin: (對Ico Beast)歡迎Ico Beast。你對Base探索發行Token的初步反應是什麼?

Ico Beast: 我的初步反應是“我就知道”,很多人可能都有同感。我之前在X上發過相關內容,因爲我在Base上非常活躍。當時我說,我打賭我們會爲這個空投準備好錢包。很多人反駁說,永遠不會有空投,因爲他們有股票,並且不理解Base和Coinbase不是同一個實體。但我聽到這個消息很興奮,也認爲這非常有趣。值得好奇的是,他們給自己留了很多餘地,聲稱只是在“探索”Token的想法。每個人都想從中解讀出信息,但這給了他們很大的餘地來推遲,或者如果他們覺得有必要,甚至可以完全放棄。這個公告措辭得很巧妙,爲未來的操作提供了靈活性。

Ico Beast: 這是一個難題,因爲空投是個熱門話題。最近關於空投的目的和設計的討論很多。理想情況是大部分分配給用戶,但我們也知道,如果給用戶分發太多Token,價格走勢會很糟糕,因爲每個人都想賣掉。如果它遵循我們過去一年觀察到的Base理念,可能會更傾向於激勵開發者。所以那些在Base上實際構建項目、使用Base應用小程序,或爲Base生態系統帶來大量用戶的人,比如Virtual和Drum這些重要協議,可能會得到相當可觀的分配。至於Coinbase的持有比例,我認爲完全合理。網路Token的意義在於從序列器收入或其他網路效應中受益。如果是這樣,可以預期他們會保留相當一部分Token,以獲得序列器收入的大部分。此外,如果他們爲自己分配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在我看來,這對Token價格是個好信號,因爲你不會期望Coinbase在拿了一大堆Token後立即讓價格崩盤。因此,對於他們持有相當大的供應量,我會比將40%分配給社區感覺更放心,因爲後者的結果可以預見。

Laura Shin: 你認爲Base推出Token的最佳方式是什麼?長期來看,Token的用途會是什麼?

Ico Beast: 我甚至希望他們沒有提前宣布,而是直接採用Arbitrum的方式,直接上線Token。但與此同時,最成功的空投,在我看來,會是那種積極過濾女-巫攻擊的方式,無論是通過自願申報還是通過賞金機制。現在每個人在這些網路上都有很多錢包,比如Privy錢包和其他爲各種應用設置的臨時錢包。一種方法是讓人們將所有錢包關聯起來,作爲一個單一實體操作;另一種方法是爲捕捉女-巫集羣設置賞金,就像LayerZero做的那樣,激勵人們去追捕作弊者。因爲Token需要廣泛分布,特別是爲了增強網路效應或真正實現去中心化。女-巫攻擊最終會破壞這個目的。因此,必須巧妙地處理用戶在網路上操作多個錢包的現實。

Laura Shin: Jesse表示Base致力於在以太坊上構建,你對此有何看法,尤其是在以太坊與其他區塊鏈競爭的背景下?

Ico Beast: 我希望如此。所有的L2都應該是協同的,最終都會爲以太坊創造價值。在實踐中,長期來看是否會如此還未可知,但我相信Base的核心理念目前與以太坊是一致的。這也涉及到Token的問題,如果它最終成爲Gas代-幣或某種替代品,甚至是需要質押的驗證者風格的Token,這確實會引發一些問題。例如,序列器的收入通常希望最終用來支付在以太坊上運行的“租金”,這些方面是否一致尚不明確。但聽到他們確認計劃這樣做很好。這是以太坊在選擇Rollup擴展路徑時所冒的風險,希望L2不會最終獨立出去。希望結果如此,至少這是他們現階段表達的意圖。

Laura Shin: Base還宣布與Solana整合,已在測試網上完成。你認爲這對以太坊與Solana的競爭意味着什麼?

Ico Beast: 這需要看實際體驗如何。我們都清楚流動性碎片化以及跨多個鏈和層分散的復雜性。最終會有人提供一個非常有用的、順暢的統一流動性層,讓用戶在鏈上操作時甚至不知道在使用哪個鏈,這一切對終端用戶來說都是抽象的。我們尚未達到那個階段,也無法預測何時能夠實現,但目前還沒看到很多跨鏈的EVM到SVM場景。通常你需要通過Synapse、Relay等協議來跨鏈轉移資金,兩者之間沒有真正的原生整合。所以這很有趣,用戶體驗將會如何值得關注。除非體驗到用戶體驗的優劣,否則很難預測其二階和三階效應。如果體驗無縫,那麼價值最終流向哪個鏈將是一個有趣的看點。這取決於哪個鏈在輸出更多原生Token,這是更值得關注的地方,前提是體驗無縫。

Ryan: 我的看法是,這只是Base承認Solana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你和這個領域最大的項目聊,特別是那些在Base上的項目,他們承認Solana是他們唯一會考慮構建的另一個鏈。這對很多項目來說是很大的一步,因爲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術棧,成本很高,但項目願意考慮,因爲這是一個正向投資回報的決定,這說明了Solana的強大。一方面是流動性DeFi,另一方面是消費者。Solana現在在消費者和用戶文化方面可能做得更好。看看Pump上發生的一切,任何更貼近普通人、Gen Z的東西,如果他們在用加密應用,很可能是在Solana上。相比之下,Base雖然也有用戶,但明顯更偏向於DeFi和流動性。Base最好的部分是所有DeFi流動性項目,這很合理,因爲Coinbase是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因此,Base上流行的核心產品自然會由此產生,無論是Morpho上的比特幣貸款,還是Aerodrome上的DEX交易。目前Base相比Solana缺少的是強大的用戶和消費者文化。通過這次整合,他們實際上是在說,考慮在Solana上部署的項目,現在可以選擇在Base上部署以獲得更多流動性或從EVM角度考慮增長。反過來也是如此,如果Base上有項目考慮轉移到Solana,現在他們不一定需要完全離開Base,可以將Solana作爲第二選擇。高層次的結論是,Base對Solana感到緊張,Solana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這是他們吸引開發者同時訪問兩個生態系統的方式。

Laura Shin: 隨着Coinbase通過Base、Robinhood、Solana等玩家在鏈上競爭加劇,你認爲這場競爭會如何演變?

Ico Beast: 如果我知道答案,就能完美定位未來五年的加密市場了。我不知道答案,因此,我對所有這些都保持敞口。整個加密市場只會繼續擴展。我的想法是,未來三年左右,不會再有Solana公司或以太坊公司的分別,甚至不會有加密公司的概念。它們都將是公司,會根據需要選擇性地使用加密技術。對我來說,這意味着要對所有參與者保持敞口,讓市場自然發展,因爲保持敞口是這種情況下的致勝之道。

Ryan: 最終,加密是金融技術,其核心產品是Token。因此,只要某個鏈能生成最多的Token,並且這些Token有最多的交易量和流動性,這兩者的結合就決定了誰會贏得這場比賽。Solana的方式是迷因幣。Base的方式是Coinbase帶來的流動性。Hyperliquid則爲更廣泛的加密市場提供鏈上專用市場。這是兩個最重要的方向。接下來的問題是,你想在這兩個方向上採取什麼身分。Solana很明顯是增加Token數量,然後寄希望於隨着時間的推移能產生更多的交易量。而在Base方面,則是帶來有大量交易量的Token,比如Coinbase包裝的比特幣或USDC,但同時思考如何創造一個在鏈上發行大量Token的經濟,這就是他們試驗創作者幣等項目的原因。如果你是一個區塊鏈,你就在從事Token化業務,這可能是獲勝的兩種方式。

本文連結:

來源:

ETH-2.83%
BTC-1.3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