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在未來缺乏創新突破、且穩定幣市場將迎來大牛市的背景下,各大穩定幣協議紛紛着手構建自有公鏈,本質上是將原本屬於以太坊或其他穩定幣公鏈的真實交易收入,遷移到自身生態之中。



🤔 那麼,類似 L2/L3 分流以太坊的情況,會不會在穩定幣紛紛自建公鏈後再次上演?

答案似乎很可能是肯定的。

畢竟,穩定幣是 DeFi 的基石,它的遷徙,也意味着 DeFi 的遷徙。

節選自律動的文章:

雖然 Tether 自己的利潤也高得誇張,但這主要來自利差和投資收益,與 USDT 的交易量無關。每增加一筆 USDT 交易,Tether 獲得的直接收益爲零,所有手續費都進入了公鏈的口袋。

Circle 的處境也差不多。USDC 在以太坊上的每筆交易都要消耗 ETH 作爲 Gas 費。按以太坊當前的交易費用水平,如果 USDC 能達到 USDT 的交易規模,僅手續費一項就能爲以太坊網路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年收入。但 Circle 作爲 USDC 的發行方,從這些交易中拿不到一分錢。

更讓這些公司鬱悶的是,交易量越大,錯失的收益就越多。USDT 的月交易量從 2023 年的幾千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超過 1 萬億美元,但 Tether 從交易環節獲得的收益始終是零。

這種「看得見卻拿不到」的格局,是驅使他們自建公鏈的核心動因。
ETH-4.61%
L3-3.07%
DEFI1.1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