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打造全球Web3中心:優勢與挑戰並存
香港能成爲全球Web3中心嗎?挑戰與機遇並存
近期,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了關於穩定幣相關活動監管的文件。這一舉措符合香港將新一代數字資產與其成熟的傳統金融生態系統相結合的戰略,展現了香港成爲Web3中心的核心優勢。香港在構建清晰全面的監管框架方面已取得穩步進展,對穩定幣的監管也在預料之中。
然而,僅僅擁有完善的監管還不足以讓香港在與硅谷、迪拜和新加坡等競爭對手的角逐中獲得持久優勢。香港還需要在支持數字資產創建和交易的技術基礎設施方面成爲領導者,以吸引行業內最優秀的人才。
香港曾是多家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發源地,目前仍擁有亞洲城市中最多的比特幣ATM。然而,自2019年起,由於疫情和謹慎的政策,香港在全球加密貨幣行業的地位有所下降。
錯過加密貨幣行業的狂熱繁榮和衰退週期,或許並非壞事。一些曾在香港創立但後來遷出的加密貨幣企業,最終引發了巨額金融災難,對整個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選擇在海外上市的加密貨幣礦業公司,如今大多陷入財務困境,並因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備受批評。
隨着加密貨幣行業進入重置階段,香港迎來了重新定義Web3中心應有模式的良機。今年,我們看到更多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將區塊鏈和數字資產視爲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香港獲得了支持,可以探索一條不受內地政策限制的創新和全球融合之路。與此同時,在一些大型加密貨幣平台崩潰之後,美國和歐洲正在收緊監管。這可能會促使更多與數字資產相關的活動向東轉移,爲香港重獲影響力創造機會。
作爲全球最強大的資本市場之一,香港擁有完善的金融監管框架和頂尖的金融與技術人才,這是其顯著優勢。憑藉成熟的資本市場,香港的數字資產行業是科技與金融的獨特結合。這使其成爲開發現實世界區塊鏈應用的理想之地,尤其是在資產代幣化方面。
香港政府致力於爲公共與私營部門合作創造有利環境。當政府機構、金融機構、科技巨頭和加密貨幣原生企業共同合作時,數字資產就有可能更好地融入現實經濟,並產生超越虛擬世界的影響。
此外,香港還可以利用中國大陸的科技創業資源。那些創造了與西方領先公司相當的Web2產品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數字資產和Web3領域仍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一些在香港上市的中國Web2巨頭已經開始涉足數字資產領域,香港可能正是他們所需要的發展溫牀。
然而,香港在成爲Web3中心的過程中也面臨挑戰。首先,針對傳統資產設計的現有監管框架可能不適用於快速發展的數字資產和前沿科技。香港數字資產監管的"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原則意味着傳統金融監管也適用於數字資產。僅僅是獲得牌照的高門檻,已讓其成爲更有利於成熟機構的競技場。創新往往來自不可預知的"草根"階層,因此,如何爲自下而上的創新創造空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Web3本質上是一場科技運動,但香港並不像深圳或硅谷那樣擁有豐富的科技資源。因此,香港需要發展差異化的、面向數字資產的技術基礎設施。
數字資產的安全性與傳統資產不同。它們的鏈上特性意味着,數字資產不能像傳統金融那樣依賴封閉的安全系統。牌照或定期審計無法確保中心化平台上客戶資金的安全。需要像多方計算這樣的先進技術,讓資產所有者對其資產擁有完全的控制權或共同管理權。
考慮到去年散戶投資者遭受的巨大損失,2023年對機構業務來說可能更有希望。目前,數字資產主要由交易所、礦池、投資基金和其他機構持有。爲降低中心化平台的風險,這些資產中很大一部分最終將轉移到採用最新技術解決方案的托管平台。更重要的是,爲了符合新的監管要求,機構也需要能實現分布式私鑰管理和資金隔離的解決方案。托管、機構錢包和數字安全只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所需基礎設施的一些例子。
加密貨幣行業過去三年經歷的繁榮和衰退週期揭示了許多潛在問題。香港正處於有利位置,可以吸取這些經驗教訓,用於建立一個具有適當監管環境和技術基礎設施的Web3中心,在促進創新的同時有效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