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城Vcity:用戶價值驅動的區塊鏈生態新藍圖

區塊鏈演進:價值與信任的實驗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本質上是一場圍繞"信任"和"價值"展開的實驗。去中心化共識和高效的價值流轉構成了區塊鏈的核心。隨着這項技術從理論走向實踐,從實驗室步入現實生活,我們目睹了衆多項目的興衰起落。面對技術理想與現實障礙的碰撞,生態藍圖與執行困境的矛盾,有人選擇耐心等待,有人致力於創新,還有人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多元可能性。

第五城Vcity(簡稱第五城)的發展歷程也充滿了挑戰與機遇。近期,第五城向社區發布了一封公開信,回顧了項目從創立到現在的探索歷程,詳細闡述了其發展方向和未來願景。信中強調,第五城正致力於構建一個自我循環的生態系統,在推動底層技術優化的同時,以"用戶價值優先"爲核心理念,探索如何在區塊鏈生態建設中突破傳統框架,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和用戶權益的最大化。

創業初期的挑戰與突破

第五城源於某生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該項目由創始人於2022年11月3日在溫哥華發起。項目初期投入大量資源,包括十幾臺服務器全天候運行,但由於主網遲遲未上線而陷入困境。當時,成百上千的相關生態項目因無法持續而選擇關停,僅有少數幾個堅持下來的生態也舉步維艱。然而,創始人並未放棄或選擇等待,而是在困境中尋找突破口,最終於2023年8月25日推出了第五城,作爲原項目的升級與轉型產物。

盡管原項目的服務器仍在運行,第五城已發展成爲一個獨立平台,並在技術架構與生態設計上實現了突破。2025年2月20日,第五城投入重金推出了一個制作精美、氣勢恢宏的元宇宙城市,以此向原生態致敬,同時展示其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這座虛擬城市被視爲對過往感恩的象徵,也標志着第五城在探索中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過去六年,某項目通過手機挖礦的低門檻吸引了數以千萬計的用戶以及成千上萬的生態項目。第五城從中汲取經驗,在借鑑與創新中成長。公開信指出,第五城並未選擇脫離原生態,而是希望與之共生,在公鏈建設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用戶價值優先,第五城的逆向設計思維

在信中,第五城分析了公鏈建設的行業痛點:公鏈的價值不僅在於主網上線的"儀式",更在於主網能否承載生態的真實運轉,能否讓生態發展、節點激勵、市場流通達成最終的平衡,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的公鏈生態,不應止步於"挖礦"的符號化敘事,而應構建可落地的應用場景、可驗證的經濟模型,以及可持續的社區治理機制。這些挑戰,本質上是技術落地與用戶權益平衡的難題。

首先,主網並不等同於價值網路:若主網無法承載智能合約、無法實現資產流轉與生態協作,錢包接口、智能合約等基礎設施長期未開放,其本質仍是封閉實驗;其次,用戶不應被視爲數據勞工:當貢獻者無法通過透明且相對公平公正的規則獲取應得權益,那麼曾經建立起來的共識終將潰散;再次,生態不應僅僅是功能的堆砌:多數應用場景如果只停留在搭建而缺乏可落地的經濟模型與用戶價值捕獲機制,缺乏經濟閉環的應用矩陣,則可能淪爲技術演示的櫥窗。

這些行業痛點,同時也揭示了公鏈建設中最易被忽視的真相:技術的理想主義與落地兌現的能力、社區共治精神的無法深度融合,很可能導致項目難以穿越瞬息萬變的市場週期。

在此背景下,第五城通過逆境突圍探索出一條獨特路徑。其團隊由區塊鏈協議層開發者、金融架構師、安全工程師、元宇宙開發者及國際藝術團隊組成,從創立初期便採用"逆向設計思維"——先構建自循環生態場景,再優化底層技術,解決可持續性與用戶價值歸屬兩大核心問題。

基於這種"用戶價值優先"的路徑,第五城的生態矩陣由12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由多個獨立生態組成,又以同一套算力體系爲紐帶,使生態間互爲助力、相輔相成的協同架構。這種協同架構爲其奠定了堅實的底層架構,也孕育了無限可能的價值體系。

  1. 創新的"注意力挖礦"

與傳統的挖礦模式不同,第五城的"注意力挖礦"重新定義了用戶參與的價值,用戶在社交、創作、消費等場景中貢獻的每一次注意力,都將可以通過信用值體系及積分系統量化,並通過區塊鏈確權成爲真正的數字資產。

  1. 主網即承諾,但非終點

第五城主網自上線之日起,便全面開放錢包接口與智能合約功能,確保生態開發者與用戶的無縫接入;同時,項目方持有的代幣將嚴格按用戶釋放比例同步解鎖,拒絕"預挖"與"隱性收割",讓利益分配真正地回歸社區共識。同時,第五城將通過創新的機制實現測試網與主網的1:1綁定,並採用動態解鎖算法優化代幣釋放週期,通過通縮經濟模型與全新質押機制等一系列機制,爲生態發展提供了穩定支持,讓項目的可持續性成爲可能。

但最重要的是,與傳統單一的公鏈項目不同,主網並非第五城的終極目標,主網只是第五城的一個階段性目標。第五城的經濟體系及生態矩陣,將使它的潛力和爆發力遠遠大於主網。

  1. 獨有的雙資產模式 (dB 和 Vcity)

dB作爲第五城的內循環體系,能夠將第五城的內循環全線打通,包含整個NFT體系、積分體系及生態體系,內循環中的每個環節自成一個穩定的價值體系;Vcity作爲外循環體系,在交易及跨鏈的流動性中產生價值;而內外聯動讓彼此相互促進,使代幣的增值有了更多的可能。

  1. 強大的生態矩陣

第五城的12大板塊,並非單一功能的簡單疊加,而是每一個板塊都能自成一個單獨的經濟閉環,每一個板塊相互獨立又相互賦能。同時,第五城"用戶價值優先"、"用戶主權"爲核心的理念,形成一個"技術-場景-用戶"的三維增長飛輪,能夠激勵社區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自驅力,從而推動第五城強大的閉環經濟體系的形成及穩固發展。

倡導非零和博弈,共生共建的發展哲學

此外,第五城在信中表達了對原生態用戶的理解與尊重,指出六年等待中的堅持與對去中心化理想的追求值得珍惜。同時,其倡導"非零和博弈"思維,建議用戶通過多元化布局分散風險——既可繼續關注原項目的發展,也可探索第五城的潛力,正如比特幣與以太坊的共存,Layer1與Layer2的互補。

第五城指出,其並未試圖取代任何項目,而是爲用戶提供一個更具確定性的可能性與維度。其承諾不放棄原有項目,與之形成共生關係,並邀請用戶參與生態共建,分享增長紅利。

公開信最後,第五城強調以行動兌現承諾。自2023年誕生以來,其技術迭代與場景落地從未停滯,已贏得160萬用戶的信任。其表示,唯有真誠與實力、共識與價值的高效流轉,才能贏得長久信任。因爲,區塊鏈的本質,本就是一場關於"信任"與"價值"的邂逅。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井底望天蛙vip
· 07-07 16:43
还是老一套 溜了溜了
回復0
YieldWhisperervip
· 07-06 21:36
自2021年以来,我见过这种确切的庞氏模式大约12次……打哈欠
查看原文回復0
SneakyFlashloanvip
· 07-04 18:40
又是新韭菜收割机?
回復0
CryptoNomicsvip
· 07-04 18:37
*调整眼镜* 实际上,他们的代币经济学缺乏基本的纳什均衡... 说实话,这在统计上是微不足道的
查看原文回復0
LiquidityWizardvip
· 07-04 18:32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些“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中,有97.3%在6个月内失败。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