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加密空氣項目高估值:博弈論與FOMO的完美風暴

加密領域空氣項目估值高的祕密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那些只有一個精美網站的項目,往往能募集到數百萬美元的資金。這並非偶然,而是博弈論在起作用。

回想美劇《硅谷》中的一幕:沒有營收的公司估值反而高於盈利公司。風險投資人解釋說:"有營收就會被問'多少',而無論多少都不夠。沒有營收,人們反而能想象無限可能。"

加密貨幣領域將這一邏輯發揮到了極致:產品越虛無縹緲,籌資能力反而越強。這不是bug,而是加密領域最具盈利性的特點之一。

"空氣"項目爲何估值高?

現實限制估值

擁有實際產品意味着面對冷酷的現實:

  • 往往令人失望的用戶數量
  • 令人沮喪的技術局限
  • 無法造假的指標

相比之下,僅有白皮書的項目潛力僅受限於想象力。這造成了一種怪象:踏實做事的項目反而遭到市場懲罰。

完全信息博弈

在加密募資過程中,各方掌握的信息不同:

  • 創始人知曉一切
  • 風投了解部分情況
  • 普通投資者幾乎一無所知

對於沒有產品的創始人,最佳策略是:

  • 含糊其辭但令人興奮
  • 談潛力不談現實
  • 制造FOMO情緒

爲何無人要求更好的結果

類似"囚徒困境",每個投資者看似明智的選擇(憑承諾早期入場),卻導致了愚蠢的結果(重噱頭輕實質)。

販賣夢想與現實

一篇Medium文章就能宣稱顛覆一切,而實際項目必須面對用戶數量、技術限制等現實問題。這就產生了"扯淡溢價"——因不受現實約束而獲得的估值溢價。

協同炒作

當難以分辨項目質量時,人們尋找其他信號:

  • 有影響力人士的評論
  • 交易所上市情況
  • 代幣價格漲幅

沒有產品的項目可以將所有資源用於制造這些信號,而不是進行實際開發。

"空氣"項目爲何估值高?

現實案例

加密領域埋葬了數十億美元的白皮書,例如:

  • 某項目:在未推出主網的情況下就獲得了數十億估值,證明產品越虛無,人們越能將夢想投射其上。
  • 某區塊鏈項目:宣稱每秒處理162,000筆交易,募資3.5億美元,實際上線後每秒僅4筆。
  • 某生物識別項目:提供生物識別數據換取代幣的想法獲得數十億美元投資。

這些案例顯示:承諾越抽象或技術越復雜,籌資越多,最終跌幅也越大。

爲何這種情況不會停止

博弈論解釋了這一現象的持續:

  • FOMO情緒真實存在
  • 投資者難以核實技術宣稱
  • 基金經理關注短期回報
  • 個人利益與市場健康衝突

這就是爲何空氣項目將持續比實幹項目籌到更多資金。遊戲規則沒問題,只是有人玩得太精了。

"空氣"項目爲何估值高?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MetaMaximalistvip
· 07-04 21:03
炒作永远在路上
回復0
SatoshiNotNakamotovip
· 07-04 14:38
凡是空气的都要炒
回復0
薛定谔_钱包vip
· 07-04 14:35
空气才是真的香
回復0
Uncle Whalevip
· 07-04 14:17
空气才是最值钱的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