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漲 30 倍!比特幣公司 BitMine 砸 2.5 億買以太坊

市值與基本面的撕裂:一周 30 倍漲幅背後的資本狂熱。

撰文:KarenZ,Foresight News

6 月 30 日,以比特幣挖礦和基礎設施爲核心業務的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 BitMine)公司宣布完成 2.5 億美元私募融資,並計劃啓動以太坊財庫戰略,目標成爲持有 ETH 的全球最大公開上市公司之一。

這一舉措引發行業熱議——一家長期專注比特幣的公司爲何突然啓動以太坊財庫戰略?其背後是單純的資產配置調整,還是對加密貨幣生態的更深層押注?

BitMine 是誰?

BitMine 公司前身最早於 1995 年 8 月 16 日在內華達州註冊成立,最初名爲 Interactive Lighting Showrooms, Inc.,此後歷經多次更名,先後使用過 Am/Tex Oil and Gas, Inc.、Critical Point Resources, Inc.、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 Systems, Inc. 、RES Systems, Inc.等名稱,2013 年又更名回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 Systems, Inc.。

2020 年 4 月 6 日,BitMine 前身公司通過與特拉華州子公司 RESS Merger Corp. 合並,遷冊至特拉華州。之後 RESS Merger Corp.成爲 Sandy Springs Holdings, Inc.的子公司,公司名爲 Sandy Springs Holdings, Inc.。2021 年 7 月,新的管理團隊加入,公司開始進入比特幣挖礦業務領域,利用浸沒式冷卻技術創建托管中心,進行比特幣的自我挖礦以及爲第三方提供設備托管服務。2022 年,爲更好地體現公司在比特幣挖礦和托管業務的新業務重心,公司更名爲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同時股票代碼也進行了相應變更 。

BitMine 多次更名體現了業務的轉型與發展。目前,公司核心業務涵蓋比特幣挖礦、算力交易、比特幣儲備管理以及企業級諮詢服務,旨在爲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比特幣解決方案。

  • 比特幣挖礦:運營自有的浸沒式冷卻數據中心,並與風冷數據中心合作,礦機分布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算力金融化:將算力作爲金融資產進行買賣,提供合約化算力交易服務,幫助投資者無需直接持有硬件即可參與挖礦收益。
  • 挖礦即服務(MaaS):爲上市公司和機構提供一站式挖礦解決方案,包括礦機租賃、運營管理及財務支持,降低客戶進入門檻。

與此同時,BitMine 正在積累比特幣作爲長期儲備,把比特幣直接整合到其財庫體系中,以提升股東價值,增強資產負債表。同時,BitMine 也爲企業客戶提供比特幣財庫管理諮詢,包括托管、合規及對沖策略。根據 BitMine 官網,BitMine 托管合作夥伴包括 BitGo 和富達數字資產。

BitMine 此前在 OTC Markets Group Inc. 的 OTC 粉單市場 Pink 公開交易,Pink 市場對公司要求寬松,也沒有過多的披露要求。2023 年 9 月份,BitMine 從 Pink 市場升級到 OTCQX 市場,OTCQX 市場是 OTC 股票中最高層級的 OTC 股票交易市場。

2025 年 5 月 16 日,BitMine 實施 1:20 的股票反向拆分,爲登入國家性證券交易所鋪路,次月,BitMine 宣布在 NYSE American 公開上市(終止普通股在 OTCQX 的交易),股票代碼爲 BMNR,還通過向發行普通股完成 1800 萬美元募資,並在隨後將發行普通股發行所得款項(淨收益 1634 萬美元)全部購買比特幣,具體而言,公司花費 1634.7 萬美元以平均價格 106,033 美元購買了 154,167 枚比特幣。BitMine 首席執行官 Jonathan Bates 表示:「我們建立了比特幣金庫,並履行將 100% 交易收益投資於比特幣的承諾。」

爲何押注以太坊?

BitMine 計劃將最新 2.5 億美元私募融資用來啓動以太坊財務戰略,成爲全球最大的持有 ETH 的公開上市公司之一。此次交易由 MOZAYYX 領投,Founders Fund、Pantera、FalconX、Republic Digital、Kraken、Galaxy Digital、DCG、Diametric Capital、Occam Crest Management 和 Thomas Lee 等投資者參投。

根據 BitMine 的聲明,「私募所得款項使公司能夠採用 ETH 作爲其主要資金儲備資產,同時繼續專注於核心業務運營。ETH 是以太坊区块链的原生層。以太坊的一大特色在於其支持智能合約,大多數穩定幣支付、代幣化資產和去中心化金融應用都在以太坊上進行交易。通過直接持有 ETH 資金,公司能夠參與以太坊網路上的原生協議層活動,例如質押和 DeFi 機制。」BitMine 計劃與 FalconX、Kraken 和 Galaxy Digital 合作,與現有的托管合作夥伴 BitGo 和 Fidelity Digital 一起推進其以太坊財庫戰略。

更引人注目的是,知名華爾街策略師、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聯合創始人 Thomas Lee 也將加入 BitMine 董事會,擔任董事會主席。Thomas Lee 在 CNBC Squawk Box 節目中表示,(大多數)穩定幣行業的底層是以太坊,以太坊實際上是穩定幣的支柱和架構,因此創建一個積累以太坊的項目非常重要。」

Thomas Lee 是華爾街最樂觀的策略師之一,也曾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實用性在 2025 年將不斷增長,比特幣年底有望突破 15 萬美元。Thomas Lee 的加入無疑爲這一戰略增添了背書,也折射出傳統金融勢力對以太坊的日益重視。

BitMine 的戰略舉措並非偶然,其背後隱含對行業趨勢的三重判斷:

1、以太坊作爲穩定幣與 DeFi 的基礎設施:以太坊支持智能合約,是全球多數穩定幣(如 USDT、USDC)支付、代幣化資產交易及 DeFi 應用的核心載體。Thomas Lee 將穩定幣比作「加密貨幣領域的 ChatGPT」,而以太坊作爲其底層區塊鏈,將直接受益於穩定幣的普及。通過持有 ETH,公司可參與質押、DeFi 等原生協議層活動,獲取額外收益。

2、復制 Strategy 比特幣策略模式:BitMine 計劃借鑑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戰略,將監控「每股 ETH 價值」指標(類似 MicroStrategy 的每股比特幣指標「BTC Yield」),並計劃通過現金流再投資、資本市場活動實現 ETH 持倉的持續增長。

3、以太坊的價值低估與華爾街資本布局:以太坊在 2025 年已成爲少部分機構投資者的重點配置標的,其質押年化收益率與合規性逐漸獲得傳統金融認可。SharpLink Gaming 在 7 月 1 日披露已累計建倉 198,167 枚,並將 ETH 儲備已 100% 部署到質押協議中。

市值與基本面的撕裂:一周 30 倍漲幅背後的資本狂熱

財務表現方面,BitMine 營收雖不高,但在逐年穩定增長,2024 年年營收爲 331 萬美元,相比 2022 年增長 674%。截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BitMine 資產負債表中,擁有價值逾 1663 萬美元的現金及等價物,總資產約爲 2365 萬美元,扣除負債之後的股東權益爲 1900 萬美元。

來源:BitMine

而在過去一周 BitMine 股價從 4.26 美元漲至 135 美元,漲逾 30 倍,市值來到 8 億美元。但對比年營收 331 萬美元的基本面,市場不禁質疑:這家公司的估值是否已脫離現實?而此時啓動以太坊戰略,是否意在借助市場熱點進一步推升估值。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SharpLink 在 5 月份開始豪賭以太坊,股價從 5 月的 3 美元飆升至近 80 美元,隨後因拋售質疑和信任危機跌至 12 美元附近。這一案例揭示了加密資產押注的高風險。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監管環境的變化、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發展、公司戰略執行的透明度問題、市場溢價脫離基本面的泡沫隱患,都可能對公司產生影響。

BitMine 的戰略布局是加密行業「比特幣 - 以太坊」二元格局的縮影:當比特幣被視作「數字黃金」時,以太坊正以「穩定幣與 DeFi 的基礎設施載體」的定位搶佔應用生態高地。BitMine 試圖同時押注兩者,但如何平衡比特幣主業與以太坊新戰略,目前尚不清楚。對於投資者而言,在市值狂歡與基本面撕裂的當下,更需保持理性審視。

參考:

BTC0.64%
ETH0.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