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死,幣圈生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撰文:佐爺

「不去在意那些 BNB,P 小將要做週期的朋友,而不是老錢的朋友。在新週期面前,波譎雲詭的市場會快速抹平老錢的經驗優勢,這也是 Web3 的魅力所在。」

幣安,起步於中國,2017 年募資 1500 萬美元,其中不乏個人投資者,包括大節點們。

幣安逍遙於世界,掙中國人的錢,捐非洲的學校,慕歐美的名,脫亞入歐是終極追求。

媒體未被徹底收買的 2023 年,WSJ 最後的報道顯示,幣安的用戶和份額仍然集中在中國,到了 2025 年,我們已然無法評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圖片說明:幣安 2023 交易量,圖片來源:WSJ

不是中國市場不再重要,是信息的遮蔽,背後流動的是中心化意志。

一個以去中心化爲宣言,以金融平權爲主導的行業,在幣安成立 8 年後,便徑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加密 OG 去玩美股、KOL 被不斷收買、監管失去獠牙,一個只有散戶、韭菜和中國用戶在受傷的小宇宙在醞釀。

明明我們承擔了所有代價,卻只能成爲加密之王登堂入室、獻媚邀寵的背景板,令人無比惡心。

從來如此,便對嗎?

加密世界就是個巨大的幣安,反抗的聲音也會被遮蔽,但還是要代表韭菜向三體人喊話,勇氣是人類最後的贊歌,蟲子永遠不會被消滅。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我們是什麼時候對幣安徹底失望的?

個人感覺,是從 CZ 出獄後,龍場悟道 100 天,今日方知我是我。

那個在晚點報道中,曾經對去中心化信誓旦旦的 CZ 不見了,轉而是不熟悉鏈上操作,甚至是不知道幣安錢包做的奇差無比的 CZ 出現了。

幣圈大表哥,看誰都是狗。

我們以爲 CZ 不能幹涉幣安運營,所以 Binance Labs 更名 YZi Labs,主投生物科技和 AI,坐擁億萬財富,安心研究長生不老。

CZ 以爲我們不能幹涉幣安運營,認爲幣安應該更無準入,和 BNB Chain 生態更聯動,對於 TST 速通幣安一事不知情、未參與。

一幣各表,無人不安 desu。

圖片說明:CZ『s Dog,圖片來源:@cz_binance

今年 2 月初,Broccoli 橫空出世,CZ』s Dog 成爲炒作標的,BNB Chain 活躍度反超一衆公鏈,流動性補貼、要求節點控制 MEV,甚至於趁着 OKX 被歐盟監管突襲錢包生態。

該怎麼評價呢,我想最合適的是幣安的「體制化」,我們的體制是考公考研進大廠,對於幣安而言,是要獲得傳統互聯網企業的壟斷利潤、歐美政府的法律庇護,以及西方社會的深度認可。

首當其衝,幣安日益「阿裏」化,想要吞並一切潛在的利潤點,所有的項目方、KOL、VC 和做市商,以及最廣泛、最分散的散戶,都要圍着幣安轉來轉去、卷生卷死,空投、Alpha、BNB Chain MVB、合約、現貨、YZi Labs,甚至於穩定幣和 DeFi。

可能還不夠,整個交易市場才是目的,從建議 Bybit 「限制」用戶提幣,到模仿 Aevo 的盤前交易、趁機出手搶佔 OKX 的錢包市場,無所不包,無所不做,但是沒有任何創新。

緊隨其後,從 2020 年 收購 CMC 到 2022 年 2 億美元入股福布斯,高級的言論控制從來都不是反擊和打壓,而是「小罵大幫忙」,俗稱黑紅也是紅。

控制全球言論策源地,剩下的自會有舔狗解釋,大儒從來都是競爭上崗。

有一說一,幣安出手從來不小氣,包括 KOL、加密大小媒體在內,幣安並不介意你是買的粉,還是深度投研,還是純粹想走終南捷徑,甚至條件異常寬松,不用時時掛上連結維護金主,只要不跟風即可。

這一點真的不如孫割,在這一點上,孫割內外一致,不管特朗普還是椰子雞,都表現出一個跨國資本家的無恥和標準統一,不管黑白黃韭菜,還是東西方達官顯貴,統統照割不誤。

既是加密之王,也是泥塑之身。

幣安內部情況如何,外人無法揣測,但是 CZ 這個人很有意思,永遠要把自己立於道德高地,比如,從來不會宣稱自己支持誰、否定誰或者認可誰。

小到一個項目,大到整個地球。

如果有誰是 CZ 和幣安的心頭之患,我提名 Hyperliquid,就在今年,幣安至少已經兩次出手打壓 Hyperliquid:

  • 3 月份,Binance 和 OKX 緊跟上線 $JELLYJELLY 合約
  • 6 月份,爲 Aster 打掩護,鼓勵大家創新 Perp DEX 暗池,但我沒喊

圖片說明:CZ 否認喊單 ASter,圖片來源:@cz_binance

時至如今,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正在枯竭,幣圈想要股市的錢,股市想要幣圈的流動性,互爲流動性,要麼螺旋升天,要麼躺一起下地獄。

圖片說明:不傷害社區,圖片來源:晚點 LatePost

2021 年的 CZ 承諾不傷害社區,2025 年還記得嗎?

內外交困,向死而生

一代新人勝舊王。

幣安的中心化不是孤立,大洋對岸的 Coinbase 也在人設崩塌中,Armstrong 一邊上市、分潤 USDC、發起 Stand with Crypto 運動,一邊鼓吹加密朋克文化。

圖片說明:加密朋克還加密嗎?圖片來源:@brian_armstrong

尤其是 Stand With Crypto 運動,意在用錢馴化不聽話的國會議員,我想這是 CZ 眼中的自己,更白人和更西方,將自己的財富轉化爲政治和社會影響力。

從馬斯克購買推特時的願意配資傳聞,到 Binance.US 重整旗鼓,還有以身入局(子)也要合美國的規,可以發現,我們這個世界的反叛者並不在加密貨幣領頭人身上。

圖片說明:CZ 和馬斯克愛恨情仇,圖片來源:深潮

擺出叛逆的姿態,是爲了把自己賣出一個更好的價格,如此的幣安,還是那個全球遊擊、無總部、無辦公地點的去中心化先鋒嗎。

我們都知道不再是了,幣安已經取得迪拜 VASP 牌照、美國肉身合規、接受阿聯酋投資,並以特朗普家族相關 USD1 穩定幣收款。

圖片說明:幣安招聘,大專起步,圖片來源:@binancezh

幣安越來越偏好大公司、名校和「豐富履歷」職場人的簡歷,在面對質疑時,依然只有何一能硬抗數個小時的 AMA,並且立刻行動,大專即可入職。

但是何一也說了,幣安純中文的崗位不超過 10 個,所以默認大專都會四級吧。

在這場 AMA 開場白時,一連串的斯坦福員工的簡介讓人震撼,幣安的不接底氣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嗎?

真正的幣圈人是什麼樣的?

他們是 25-35 歲的深圳牛馬,在科技園加完班後還要打開幣安看下行情;

他們是 18-22 歲的懵懂學生,從開發、BD、VC 每天 200 塊幹着實習崗;

他們是 35 歲以上的邊緣人羣,滴滴司機、外賣小哥是幣圈的流動性來源。

如果真的認同散戶的作用,那麼他們永遠不應該成爲機構和西方項目的的流動性來源,流動性的作用是爲了創新,而不是個人私域。

今天的 Crypro 已經要成爲主流金融趨勢,所有的 CEX 都在爭搶最後的幣圈用戶,以及接納新的大衆用戶,打法和玩法已經高度趨同,BN 支持 Aster、Bybit 下場做 Byreal、Coinbase 內置 Base DEX。

但是幣安在幹什麼?

幣安在掐死所有的創新,從銘文、到 Meme,也到今天的穩定幣,BNB 版策略 Nano Labs 也已到來,BNB 儲備也進入不丹,好像幣安不是本體,BNB 才是。

很難舉出幣安的原創性產品,想了一下只有 Binance LaunchPad,開啓了流動性制造者的不歸之路,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流動性。

失敗創新有很多,不了了之的投票上幣,新型釋放模型的投資標準,還有不肯承認的 DeSci 代表作 Bio Protocol,你會發現一個好玩的事實,這些好像沒有發生過。

內外交困:內部幣安積極把幣圈散戶賣個好價錢,外部穩定幣和美股鯨吞幣圈流動性。

向死而生:幣圈死,幣安生。

結語

對幣安的指責和詰問有很多,我並不指望能改變什麼,但是在無數的事實面前,我們都必須承認——幣安正在傷害幣圈,在吞噬無數人的希望。

這種傷害基於信任,我們放棄了危險重重的鏈上世界,轉投進幣安爲我們準備的安樂窩,只不過代價有點沉重,大牙舒緩我們的情緒,確保肉質的軟嫩。

我們需要能夠取代幣安的新新勢力,即使中心化的 Hyperliquid,也遠比僞去中心化的幣安有十分甚至九分的優秀。

在編的 KOL 再多也多不過衆衆之口,我們每個人都是聲量的來源,今天你能搖起「幣安死,幣圈生」的大旗,明天幣圈就仍是這動蕩世界裏草根唯一的上升通道!捍衛自己的希望!

幣安死,幣圈生。

參考資料:

  1. Crypto Is Illegal in China. Binance Does $90 Billion of Business There Anyway.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