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 #0G发帖赢USD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0G 及相關活動(理財 / CandyDrop / 合約交易賽)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200 USD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25日 18:00 – 10月2日 24:00 (UTC+8)
📌 相關活動:
理財活動:輕鬆賺取穩定收益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90
CandyDrop:參與瓜分 0G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86
合約交易賽:交易贏大獎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21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0G 或相關活動 有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 #0G发帖赢USDT#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 200 USDT):
20 名優秀內容創作者,每人 10 USDT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我總結了五類「還活着的 VC 」,以及他們是怎麼活下來的
從上周末 BCHDE 宣布停止二期和新項目投資開始,這周越來越多華人 VC 開始復盤自己基金的回報率了。
可以看到,即使是牛市,這輪週期華人 VC 的一級投資整體回報其實也不行。即使是「上幣率」看起來還不錯的 VC,但真正在回報率上,表現並不理想。
但我也觀察到,還是有一些活得還不錯的 VC。他們爲啥能活下來?我總結了五類(當然也有很多 VC 是以下好幾種的混合):
01|轉二級
傳統投資型 VC 今年過得都不太行,所以很多直接轉型去做二級。比如 meme coin、港美股,甚至傳統金融交易。
只要轉型夠快,依然有肉喫。這一輪山寨幣的流動性都不好,除了主流幣之外,港美股都是非常好的選擇,錢都是聚集在錢最多的地方。
02|輕量打法
還有一類 VC,直接減小基金規模,甚至做個人的天使投資人。小體量、小成本參與反而能有不錯的收益。
比起過去那種非要砸個幾百萬、搞「天王級融資」的打法,現在這類輕量化操作反而更敏捷、回報率也更靈活。
03|企業風投類
這類 VC 最大的特徵就是:自己本身有主營業務,比如交易所、公鏈、做市商。投資只是他們生態布局的一部分。
這種 VC 本質上更像 CVC(企業風投),有目標、有導向。他們投項目是爲了生態更繁榮——比如拉 TVL、提升交易深度、綁定特定團隊、強化鏈上活躍度等等。這類裏最典型的大家都知道:YZi Labs 、Solana 基金會、Polychain、DWF Labs 這些……
04|媒體型VC
比如 a16z 這類,制造概念能力極強,投項目不多,但足夠有記憶點。你說它像 VC,其實更像媒體集團,懂傳播、懂情緒、懂講故事。
它們的存在感往往不靠帳面收益,而是靠「定義敘事」的能力——這類 VC 在 narrative 驅動市場的階段,話語權極強。
05|加速器 / 孵化型 VC
這輪週期裏做的最好的孵化應該是 AllianceDAO ,孵化出了Moonpay、Pumpfun 和 DAOSFUN 這些頂級的 meme工具。
過去的那些大額融資其實也讓大家看到了,很多項目創始人真是屬於是沒見過大錢的,或者說是拿了這麼多錢是不知道怎麼花的,拿到融資之後就躺平「軟 rug」了,惡劣點的還會弄點手段洗一洗買別墅。但真正想做事的團隊,其實更缺的是資源而不是錢。就像之前 a16z、紅杉囤了一堆 H100 GPU 來換取股權。
同理,優質的 crypto 項目其實不缺錢,缺的是:優質的marketing、幫創始人做個人 IP 、社區冷啓動、TGE 、不作惡的做市商、上所通道等等。在你每一個關鍵節點都補位,幫你「把局做起來」。
包括 BCHDE 現在要做的孵化也是這樣的,不變的是選到優質項目,變的是重心轉移到投後這塊。所以爲什麼今年有這麼多 Agency 跑出來,也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