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動態 #创作者成长激励计划# 火熱進行中!您報名參與發帖了嗎?
趕緊報名參與發帖,茶具套裝、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價值 $2,000 豐厚大獎等你來拿!
參與方式:
1.點擊活動表單完成報名獲取獲獎資格 👉️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2.隨後在動態發布帖子,發布帖子越多越優質獲獎機會越大!
📌 任何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
🎁活動獎勵:
🔹榜單 Top40 及新人 Top10 可贏茶具套裝、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超$2,000好禮!
🔹上榜創作者還將解鎖AMA訪談、榮譽海報、V5標識、精選推薦、動態大使等流量扶持,助你提升社區影響力!
活動截止至:5月6日00:00 (UTC+8)
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爭奪創作榜單,贏取豐厚創作大獎及流量曝光!
「鏈上道德」是否存在?Vitalik理想主義與L1自由經濟的衝突
本期《The Chopping Block》聚焦 Vitalik 在 Farcaster 上公開批評 Pump.fun 等項目的爭議言論,引發以太坊社區及 Solana、Base 等外部生態的價值觀衝突與輿論震蕩。四位嘉賓 — —Haseeb(Dragonfly 管理合夥人)、Tom(DeFi 專家)、Robert(Superstate 創始人)、Tarun(Gauntlet 創始人兼 CEO) — —圍繞「產品市場匹配(PMF)與道德評判孰輕孰重」展開辯論,從技術中立性、鏈上自由、L1 治理哲學及以太坊敘事演變等多個角度,探討 Vitalik 是否有權對 Web3 應用進行「道德審判」,以及社區如何理解創始人角色與行業精神領袖之間的張力。在批評與共鳴中,節目也重新定義了 Vitalik 在加密行業的獨特定位:理想不隨風,立場不迎合。
Vitalik 發文批評 Pump.fun 引發的道德論戰
Haseeb: 我們來聊聊最近在以太坊社區發生的事情。又一次,以太坊圈陷入了爭議。這段時間以太坊基金會經歷了不少人事更迭。
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一條來自 Vitalik 的 Farcaster 發文(也就是在 Farcaster 平台上發布的「Cast」)。Vitalik 在這條 cast 中批評了一些 L1 區塊鏈缺乏道德立場,也就是「缺乏哲學基礎」,不清楚自己爲什麼要構建一條 L1 鏈,也沒有清晰的理念去指引他們該構建哪些應用、希望區塊鏈在世界上實現怎樣的作用。
他打了個比方,說:假設 C++ 是一個極權主義、種族主義、法西斯分子設計出來的編程語言,它會因此變得更糟嗎?可能不會,因爲 C++ 是通用語言,不容易被意識形態污染。但 Ethereum L1 不一樣,如果你根本不相信去中心化,那你就不會去推動輕客戶端、數據可用性層、帳戶抽象、或者花十年時間推進 PoS 轉型。
他接着指出,以太坊上的應用有 80% 都是特定用途的(special purpose),而你建什麼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認爲以太坊應該對這個世界承擔什麼角色。所以,在這方面擁有正確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Haseeb: 然後他就給出了所謂「好」和「壞」的例子——好的是 Railgun、Farcaster、Polymarket、Signald;壞的是 Pump.fun、Terra 和 FTX。正是這一段,引發了以太坊社區以及「非以太坊陣營」的強烈爭議。人們開始質疑:Vitalik 現在是在爲整個行業規定「道德標準」嗎?Tarun,你怎麼看?
Tarun: 我首先想說,其實這場爭議並不完全是「以太坊 vs 非以太坊」的對立,更準確說,是三個陣營在發聲:以太坊、Solana,以及 Base。Base 和 Solana 在這件事上居然站在了同一邊,反對 Vitalik 把 Pump.fun 貼上「負面」標籤。
比如 Jesse Pollak(Base 的核心人物)就認爲,Pump.fun 其實就是一個結合了互聯網內容與注意力經濟的投注市場,這種玩法在他們生態裏被廣泛接受,像 Zora 等產品也是同樣邏輯。
而在 Solana 社區,更普遍的價值觀是「自由主義」:你想玩就玩,哪怕是賭場遊戲也好,只要你願意承擔風險,這是你的選擇。而在以太坊社區,通常會更強調應用的「道德定位」 — —比如你要構建的是隱私保護工具(像 Railgun)或去中心化預測市場(像 Polymarket)。
Haseeb: Vitalik 舉的好例子是 Polymarket 和 Farcaster,對吧?
Tarun: 對。但我特別想說的是,他提到的 Railgun,我查了鏈上數據,用戶量其實非常少。我就想問,爲什麼這樣的應用可以被認爲是「道德標杆」?這種評價標準是不是也有選擇性偏見?
Tom: Railgun 用戶少,可能也有一些「外部原因」。
Ethereum 與 Solana 社區在「可接受應用」上的價值衝突
Tarun: 是的,這背後當然有外部因素,但我想指出的是,現在的情況有點像是「王國聖言」——Vitalik 說了什麼,就像是在宣告正道。問題是,這次就連以太坊生態的 L2 應用開發者和 DeFi 從業者都在公開批評他,這說明他的這番話其實連在 Ethereum 內部都不受歡迎。
我覺得很多以太坊的應用開發者也承認 Pump.fun 可能有一定的「剝削」性質,但與此同時,它也確實帶來了新的交互模式,人們就是想用它。以太坊內部其實存在一條很深的分歧線 — —有些人認爲,一個應用如果可能對 L1 帶來負面外部性,那就該被否定,但在 Solana 世界,這種觀點根本不成立,大家更傾向於「讓市場自己選擇」。
Haseeb: 你覺得他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評價當年的 Satoshi Dice 嗎?
Tarun: 好問題。Satoshi Dice 是比特幣早期的賭博應用,用戶可以直接用 BTC 賭博。我覺得 Vitalik 的觀點是有變化的。根據我近十年來對他的觀察,我覺得他以前可能對這種東西沒那麼負面,但現在的立場明顯更嚴格了。
不過我覺得這次最有意思的一點是,以太坊生態裏很多本來絕不會公開批評 Vitalik 的開發者們,這次卻集體發聲反對,這說明這條「道德批判」線確實戳到了不少人。
Haseeb: Tom,你怎麼看?
Tom: 我的看法是,Vitalik 一直都不太會「挑應用」。他喜歡的一些應用,通常都不怎麼好用。雖然他支持 Polymarket 的立場我理解,但他以前也喜歡 Augur,我覺得他本質上是對預測市場有執念,而不是對具體產品有判斷力。
對我來說,這件事有點「誰在乎」的感覺。即使 Vitalik 早就公開表達這種觀點,也不會改變以太坊或 Solana 的技術路線。Solana 不是爲了支持 Pump.fun 才設計的,以太坊也不是爲了阻止它而生的。這些東西更像是「生態自然演化」的結果,而不是設計者主觀推動的產物。
不同鏈有不同的氛圍,本質上是因爲不同價值觀的人被不同生態吸引,而不是因爲底層功能的差異造成的。說到底,這更像是一種文化集聚效應,而不是技術特徵決定的。
Vitalik 是否有資格對鏈上應用進行「道德審判」?
Haseeb: Anatoly(Solana 聯合創始人)在這次爭議中的回應是:「當你沒有產品市場匹配(PMF)時,就會開始搞政治。」這是他對整個事件的評論。
Tarun: 不過我覺得反過來也成立:有時候,當你擁有太強的產品市場匹配之後,同樣也會出現「政治」。你可以看看橋水基金、Facebook,那些成功到極致的地方,最後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內鬥、政策制定和權力鬥爭。所以我覺得 Anatoly 那句話聽起來有點片面,現實裏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政治化」。
Tom: 我也覺得這挺諷刺的。Solana 一開始喊的是「讓 NASDAQ 上鏈」,現在卻成了「你就是 meme coin 的鏈」。然後社區就開始說,「你現在的定位就是搞梗圖幣,不許變了,直到你死。」要是不願意再玩這個角色了,別人就說你不再重要了。這讓我想到《瑞克與莫蒂》裏那個只爲遞黃油而生的機器人 — —「這就是你的使命。」
Haseeb: Robert,你怎麼看這件事?
Robert: 作爲一個應用開發者,其實我根本不在意 Ethereum、Solana、Arbitrum,甚至任何一條鏈的「哲學觀」是什麼。我關心的是:這條鏈上我能做什麼?DeFi 應用有哪些?吞吐量怎麼樣?交易成本高不高?生態是否整合良好?
至於道德審判,對我來說完全不重要,我也沒太在意 Vitalik 說了什麼。我覺得這事本身沒那麼相關,甚至可以說是無關緊要。
Haseeb: 所以你覺得大家對 Vitalik 這番發言的「過度反應」其實是一種表演?
Robert: 某種程度上是。尤其是那些不是在建項目的人,他們沒有太多實事可做,就只能圍繞這些爭議話題制造討論。這種情況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Haseeb: 確實,真正投身創業的人要操心的事多得多,Vitalik 在 Farcaster 上發了一條「有點不中聽」的帖子,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大問題。你要是天天被這點事困擾,那說明你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沒在做。
對 Vitalik「忠於理想不迎合市場」的評價與理解
Haseeb: 我從個人角度來說,其實我非常尊重 Vitalik 的一貫性。這不是他最近才改變立場的表現,他從來都是一個「傳教士」型人物。從以太坊創立開始,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帶有意識形態的理想主義項目,到現在仍然如此。
很多人對他感到失望,是因爲他們希望他變成一個更像「企業家」或者「政治家」的角色。但 Vitalik 並沒有像奧巴馬那樣,從芝加哥的社區組織者一步步成爲民主黨領袖、再成爲美國總統。很多人會說,「你看,他現在說話已經完全不是當年的自己了。」而 Vitalik 剛好相反 — —他從來沒有變成「以太坊總統」,從沒因爲項目成功就放棄早期的信仰。他也沒有刪掉早年的博客文章,沒有搖身一變變成 Ethereum 的加油站隊長、「ETH №1 啦啦隊長」,滿腦子只想「怎麼讓價格漲」。
很多以太坊生態裏的其他人,在項目成功後確實變了,但 Vitalik 沒有。我尊重他的一致性。他五年前會這麼說,現在會這麼說,五年後也可能還會這麼說。他堅持以太坊應該服務於某種特定的理念,而不是「隨便拿來做什麼賺錢的東西都行」。
我覺得這就像一個國家的總統說,「我認爲賭場對社會不好,我們應該減少賭場數量。」你可能會反駁說,彩票、賭場爲政府帶來巨額收入啊。但他會說:「我知道,但我依然覺得它不好。」他有權這麼想,也有資格這麼表達。我尊重這一點。
Haseeb: 總之,我理解爲什麼有人對 Vitalik 的發言不滿,但我認爲,這大多來自於一種「誤解」。他們把 Vitalik 當作以太坊的 CEO 來看待,而不是一個理念先行的思想家。
在我看來,他更像是加密行業的 Geoffrey Hinton(人工智能領域的「教父」)。他是思想源頭,但你沒必要把他說的話當成法律,也不需要獲得他的背書。
你去看那些被 Vitalik 公開發推支持過的項目,很多都沒有取得特別大的成功。他說了不等於就能決定市場方向。Vitalik 就是 Vitalik,他可以說任何他想說的話,我會一直尊重他 — —但這不代表我要把我的產品方向交給他來定,也不代表你該這樣做。
Tom: 我很喜歡 Bingie 發的一條推文回應,他說:「我敢肯定,Tim Berners-Lee(萬維網之父)也不是 Pornhub 的大粉絲。沒關系的,Vitalik 不喜歡 Pump.fun 也無所謂。」
Haseeb: 對,完美總結了這件事。Vitalik 是加密行業的「長者」,他不需要喜歡你的項目,也不代表他不喜歡,你就活不下去了。
原文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