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研究院:Web3 事件與加密技術發展跟進(2025.4.11-2025.4.17)

前言

聯準會持續釋放鷹派信號,地緣政治和政策風險不斷升溫,令傳統金融市場與加密貨幣同步承壓。雖然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本周普遍出現小幅回升,但依舊有資金處於觀望狀態,交易情緒趨於謹慎。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部分項目方將焦點從幣價轉向技術突破與生態構建,以增強自身在行業的競爭力。多個頭部項目接連發布重要進展,試圖在本輪行業洗牌中佔得先機。Polygon 推出全新跨鏈架構 AggLayer,試圖構建一個連結所有鏈的“價值互聯網”,使 Polygon 成爲貫通整個 Web3 世界的基礎設施紐帶;EigenLayer 則計劃在主網正式上線懲罰機制,強化協議的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程度;Solana 將持續優化底層架構,使區塊計算上限上調,增強其作爲高性能 Layer 1 區塊鏈的地位。此外,索尼支持的 Soneium 聯合 EigenLayer 實現區塊確認速度的革命性提升,將最終確認時間縮短 98%,爲 L2 性能設立了新的標杆。

摘要

  • Polygon 的新產品 AggLayer 將構建連接全鏈的“價值互聯網”。
  • EigenLayer 將在主網上線罰沒機制,懲處違背協議規則的節點。
  • Solana 區塊計算上限上調,網絡性能再升級。
  • Polygon 的新產品 AggLayer 將構建連接全鏈的“價值互聯網”。
  • 索尼 Soneium 攜手 EigenLayer,縮短 98% 區塊鏈最終確認時間,重塑 L2 性能標杆。

重點關注事件

4/14 Solana 區塊計算上限上調,網絡性能再升級

Solana 區塊鏈已成功實施網絡升級提案 SIMD-0207,將每個區塊的計算單位上限提升至 5,000 萬,增長約 4%。此舉將提升 Solana 的交易吞吐能力,使其能夠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處理更多交易。該提案最初由 Anza 工程師 Andrew Fitzgerald 於 2024 年 12 月提出,並於 2025 年 4 月正式上線。

盡管部分社區成員擔憂更大的區塊可能增加驗證節點的硬件要求,從而影響去中心化程度,但也有聲音主張進一步擴大區塊限制,以推動網絡性能的極限。Solana 還計劃通過 SIMD-0256 提案將區塊上限提高至 6,000 萬計算單位,並引入由 Jump Crypto 開發的 Firedancer 驗證器客戶端,預計將大幅提升網絡的吞吐量和安全性。

Solana 正穩步推進其擴展性路線圖,增強其作爲高性能 Layer 1 區塊鏈的地位。更高的交易處理能力有望吸引更多去中心化應用和用戶,提升網絡的活躍度和生態系統的繁榮。但隨着技術的不斷演進,在提升性能的同時保持去中心化和網絡安全,將是 Solana 需要持續權衡和優化的重要目標。【1】

4/15 EigenLayer 將在主網上線罰沒機制,懲處違背協議規則的節點

以太坊再質押協議 EigenLayer 宣布,其罰沒機制(Slashing)將於 2025 年 4 月 17 日在主網上線。該機制的推出意味着主動驗證服務(AVS)可以利用 EigenLayer 構建可驗證、無需信任的去中心化應用,同時運營商和質押者將承擔更多責任。

罰沒機制是權益證明(PoS)協議中的一種經濟懲罰手段,用於懲處那些違背協議規則的節點或節點集羣。具體而言,當某個節點執行可證明的惡意行爲(如雙籤或長時間離線)時,其質押資產可能被部分或全部沒收。EigenLayer 推出該機制,標志其在安全性和經濟激勵設計上的進一步成熟。

罰沒機制的上線將顯著提升 EigenLayer 網絡的安全性與可信度,有助於吸引更多機構級別的 AVS 項目部署服務,增強再質押生態的可持續性。同時,這一變化也可能促使節點運營策略在短期內進行調整,推動技術升級,進而促進整個以太坊生態在安全性與激勵機制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收益與風險將趨於對等,投資者對節點運營商的選擇也可能變得更加審慎。【2】

4/16 Polygon 的新產品 AggLayer 將構建連接全鏈的“價值互聯網”

Polygon Labs 首席執行官 Marc Boiron 4 月 16 日接受 CoinDesk 採訪時宣布將推出一款名爲 AggLayer 的新產品,旨在解決區塊鏈生態系統碎片化問題的新產品。AggLayer 的核心願景,是打造一個統一的結算層,將多個第一層(L1)和第二層(L2)區塊鏈無縫連接,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價值互聯網”,讓任何人都能隨時隨地輕鬆使用自己的資產。Polygon 希望借此成爲貫通整個 Web3 世界的基礎設施紐帶,全面提升鏈與鏈之間的互操作性、交易效率和用戶體驗。【3】

AggLayer 的技術基礎在於零知識證明(ZK proofs)與“悲觀證明”等機制,這些方法使其在安全性和效率上優於傳統的跨鏈橋接解決方案。它可以將多個跨鏈交易打包處理,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時,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並提升速度。當前,AggLayer 已支持 Polygon CDK 鏈,並將發布更新,允許任何 EVM 鏈連接到 AggLayer。同時,Polygon 正積極將現實世界資產(RWA)納入其生態系統,尤其是在支付和代幣化資產方面,已與 Stripe、Grab 等金融科技巨頭達成合作,逐步建立現實金融與 DeFi 的連接。

如果 AggLayer 能順利推進並實現廣泛連接,它將成爲區塊鏈基礎設施的一項裏程碑式革新,打破鏈與鏈之間的孤島效應,促使資產與應用自由流通。Polygon 也將從以太坊的擴展工具,轉型爲多鏈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提供者,穩固其在區塊鏈競爭格局中的地位。

4/17 索尼 Soneium 攜手 EigenLayer,縮短 98% 區塊鏈最終確認時間,重塑 L2 性能標杆

索尼支持的區塊鏈網絡 Soneium 宣布與 AltLayer 及 EigenLayer 建立戰略合作,推出“快速最終確認層(Fast Finality Layer)”,將其區塊鏈的交易最終確認時間從原本的 15 分鍾縮短至 10 秒以內,確認速度提升超過 98%。這一突破性進展有望顯著提升用戶體驗,並爲包括支付、遊戲和實時數據處理在內的主流區塊鏈應用提供所需的高性能支持。

在區塊鏈領域,交易最終確認時間決定了網絡在何時將一筆交易視爲最終有效,是評估可用性與安全性的關鍵參數。Soneium 先前採用 Optimism 的 OP Stack 架構,受限於排序器和挑戰期機制,其最終確認通常需等待約 15 分鍾。此次通過引入基於 EigenLayer 的去中心化驗證者網絡,並整合 AltLayer 的彈性執行層,Soneium 構建了一個兼顧吞吐量與安全性的 L2 基礎設施,爲後續性能優化和生態擴展奠定技術基礎。

與 Arbitrum、Optimism 等主流 L2 相比,Soneium 通過“快速最終確認層”在用戶交互體驗和安全架構之間實現更佳平衡,有望吸引更多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場景(如高頻 DeFi 策略、Web3 遊戲、支付系統)部署其網絡,增強生態黏性並提升開發者活躍度【4】

小結

回顧本周市場表現,雖然價格陷入震蕩整理期,但區塊鏈領域迎來了諸多重要進展,涵蓋了公鏈、DeFi、跨鏈等多個領域。從 Polygon 推出 AggLayer 構建統一價值互聯網,到 EigenLayer 引入罰沒機制強化再質押安全保障,再到 Solana 持續優化區塊性能、Soneium 縮短 98% 區塊鏈最終確認時間,多個頭部項目在關鍵機制、安全架構和跨鏈協同方向的持續推進,或許標準着加密市場從“敘事驅動”向“技術兌現”的轉化。而這種改變不僅提升網絡性能與用戶體驗,還爲未來的生態繁榮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1. SolanaFloor,https://solanafloor.com/zh/news/solana-scales-higher-increasing-block-limit-by-4
  2. X,https://x.com/eigenlayer/status/1911923495673704782
  3. CoinDesk,https://www.coindesk.com/consensus-toronto-2025-coverage/2025/04/15/polygon-labs-marc-boiron-on-unifying-blockchains
  4. CoinTelegraph,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sony-soneium-eigenlayer-finality-under-10-seconds

Gate 研究院 Gate 研究院是一個全面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研究平台,爲讀者提供深度內容,包括技術分析、熱點洞察、市場回顧、行業研究、趨勢預測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點擊連結立即前往

免責聲明 加密貨幣市場投資涉及高風險,建議用戶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進行獨立研究並充分了解所購買資產和產品的性質。 Gate.io 不對此類投資決策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