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面臨來自全球貿易夥伴的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兌現長期承諾的關稅減免。幾個月前宣布的鋼鐵、鋁和汽車關稅削減措施至今仍未兌現,導致歐洲、亞洲和英國企業在美國貿易限制措施下苦苦掙扎。 今年5月,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在捷豹路虎工廠對與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達成的這項“世界領先”的協議表示歡迎。他表示,該協議將取消美國對英國鋼鐵徵收的關稅。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一切都沒有改變。英國鋼鐵的關稅仍然是25%。英國鋼鐵公司貿易和經濟政策主管彼得·布倫南表示,來自美國的訂單“斷崖式下降”。他聲稱,一些公司將無法熬過這場危機。另一方面,一家競爭對手的立場更爲消極,聲稱如果沒有援助,這些公司可能會在年底前被迫倒閉。 此次延遲源於美國的“熔煉-澆注”規則,該規則只允許對完全在英國境內生產的鋼鐵進行關稅削減。自去年塔塔鋼鐵英國公司關閉其高爐以來,該公司直到2027年新的電弧爐設施投入運營才能滿足這一要求。倫敦一直在敦促華盛頓給予豁免,但談判進展緩慢。 塔塔鋼鐵公司的蒂姆·拉特表示,這並非由於英國政府缺乏努力,而是因爲美國各部門不堪重負。他指出,盡管英國出口商的潛在機會數十億美元岌岌可危,但這些機會仍未實現。倫敦官員堅稱,他們正在努力盡快敲定協議,但業內人士警告稱,持續的拖延可能會阻礙單邊行動。 歐盟等國要求迅速減免關稅 歐盟也陷入了類似的困境。無論達成協議與否:去年7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蘇格蘭就15%的關稅上限與川普握手言和,而布魯塞爾方面也承認,這一上限也會使汽車產量縮減。 然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然而,美國對歐盟鋼鐵徵收50%的關稅,對汽車徵收25%的關稅,這些關稅依然存在。德國汽車制造商正在發出警告。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表示,到目前爲止,該協議並沒有給德國汽車制造商帶來任何明確的信息或緩解。她表示,這給他們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日本和韓國於7月與華盛頓簽署了協議。據稱,汽車關稅將降至15%,鋼鐵關稅也將下調。但汽車受到的待遇有所不同,日本和韓國汽車制造商仍需繳納25%的關稅。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成表示:“我們仍在看到影響;損失尚未止住。”弗裏德表示,他認爲一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因關稅壓力每小時損失近1億日元(68萬美元)。 韓國是力推減稅的國家之一。彭博行業研究估計,現代和起亞今年的額外支出可能高達50億美元。利潤率的擠壓和全球需求的疲軟也對15%的關稅造成了衝擊。 美國暗示將加徵更多關稅,加拿大徵收直流關稅 華盛頓非但沒有降低關稅,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最新舉措非但沒有取消關稅,反而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就在幾周前,華盛頓於8月15日將關稅清單擴大至近300個新的鋼鐵和鋁產品代碼,涵蓋了50%的美國關稅。此次擴大立即生效。 這一調整激怒了那些希望歐盟做出讓步的合作夥伴。歐盟官員將與華盛頓承諾的聯合聲明擱置歸咎於在數字貿易規則上的分歧。這些國家——日本和韓國——一直在等待行政命令來落實關稅減免。 批評人士開始質疑華盛頓的承諾。歐盟前貿易專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表示,必須避免永久性的拖延,以防止該進程淪爲無休止的談判和過度的阻撓。
美國關稅減免停滯,全球貿易夥伴變得不耐煩
華盛頓面臨來自全球貿易夥伴的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兌現長期承諾的關稅減免。幾個月前宣布的鋼鐵、鋁和汽車關稅削減措施至今仍未兌現,導致歐洲、亞洲和英國企業在美國貿易限制措施下苦苦掙扎。
今年5月,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在捷豹路虎工廠對與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達成的這項“世界領先”的協議表示歡迎。他表示,該協議將取消美國對英國鋼鐵徵收的關稅。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一切都沒有改變。英國鋼鐵的關稅仍然是25%。英國鋼鐵公司貿易和經濟政策主管彼得·布倫南表示,來自美國的訂單“斷崖式下降”。他聲稱,一些公司將無法熬過這場危機。另一方面,一家競爭對手的立場更爲消極,聲稱如果沒有援助,這些公司可能會在年底前被迫倒閉。
此次延遲源於美國的“熔煉-澆注”規則,該規則只允許對完全在英國境內生產的鋼鐵進行關稅削減。自去年塔塔鋼鐵英國公司關閉其高爐以來,該公司直到2027年新的電弧爐設施投入運營才能滿足這一要求。倫敦一直在敦促華盛頓給予豁免,但談判進展緩慢。
塔塔鋼鐵公司的蒂姆·拉特表示,這並非由於英國政府缺乏努力,而是因爲美國各部門不堪重負。他指出,盡管英國出口商的潛在機會數十億美元岌岌可危,但這些機會仍未實現。倫敦官員堅稱,他們正在努力盡快敲定協議,但業內人士警告稱,持續的拖延可能會阻礙單邊行動。
歐盟等國要求迅速減免關稅
歐盟也陷入了類似的困境。無論達成協議與否:去年7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蘇格蘭就15%的關稅上限與川普握手言和,而布魯塞爾方面也承認,這一上限也會使汽車產量縮減。
然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然而,美國對歐盟鋼鐵徵收50%的關稅,對汽車徵收25%的關稅,這些關稅依然存在。德國汽車制造商正在發出警告。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表示,到目前爲止,該協議並沒有給德國汽車制造商帶來任何明確的信息或緩解。她表示,這給他們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日本和韓國於7月與華盛頓簽署了協議。據稱,汽車關稅將降至15%,鋼鐵關稅也將下調。但汽車受到的待遇有所不同,日本和韓國汽車制造商仍需繳納25%的關稅。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成表示:“我們仍在看到影響;損失尚未止住。”弗裏德表示,他認爲一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因關稅壓力每小時損失近1億日元(68萬美元)。
韓國是力推減稅的國家之一。彭博行業研究估計,現代和起亞今年的額外支出可能高達50億美元。利潤率的擠壓和全球需求的疲軟也對15%的關稅造成了衝擊。
美國暗示將加徵更多關稅,加拿大徵收直流關稅
華盛頓非但沒有降低關稅,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最新舉措非但沒有取消關稅,反而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就在幾周前,華盛頓於8月15日將關稅清單擴大至近300個新的鋼鐵和鋁產品代碼,涵蓋了50%的美國關稅。此次擴大立即生效。
這一調整激怒了那些希望歐盟做出讓步的合作夥伴。歐盟官員將與華盛頓承諾的聯合聲明擱置歸咎於在數字貿易規則上的分歧。這些國家——日本和韓國——一直在等待行政命令來落實關稅減免。
批評人士開始質疑華盛頓的承諾。歐盟前貿易專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表示,必須避免永久性的拖延,以防止該進程淪爲無休止的談判和過度的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