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beam推動NFT創新: 跨鏈應用與1:1藝術品崛起

NFT在Moonbeam上的新發展:跨鏈應用與1:1藝術品

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了Moonbeam上NFT應用場景的持續發展。用戶可以自由跨鏈訪問NFT,同時1:1 NFT概念等新用例也在該領域掀起了新浪潮。Moonbeam正積極提升使用互連合約NFT的跨鏈訪問能力,爲其他區塊鏈上的NFT使用創造了新機遇。

Moonbeam網路擁有多樣化且活躍的生態系統,原生支持ERC-721和ERC-1155標準的NFT,可用於跨鏈互連智能合約。這意味着兼容以太坊的NFT無需跨鏈轉移即可在一個平台上顯示和使用。這種靈活性將對NFT在遊戲、元宇宙、藝術藏品等多個領域的應用產生影響。

Moonbeam兼容以太坊並支持ERC-721 NFT與以太坊之間的跨鏈轉移,但這種需求可能會減少,因爲新一代用戶友好型應用將解決碎片化的跨鏈功能和用戶體驗問題。

NFT新玩法:跨鏈與Moonbeam上的1:1 NFT藝術品

Moonbeam上的NFT市場

多個頭部多鏈NFT市場已在Moonbeam上部署,並正在探索近期創新帶來的可能性,這些市場包括Treasureland、NFTrade、Tofu NFT、Moonbeans、Mintverse和Raresama。

作爲一個能夠訪問任何鏈上用戶和服務的跨鏈互連應用程序開發平台,Moonbeam爲NFT市場提供了在多個區塊鏈上觸達用戶的理想環境。

某NFT市場代表表示:"我們支持Moonbeam網路,因爲它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這爲Moonbeam上的NFT提供了長期潛力,對於1:1 NFT來說尤其如此。"

在Moonbeam上構建的項目看到了通過跨鏈智能合約和集成的跨鏈通信功能所帶來的互操作性優勢。

某NFT交易平台負責人表示:"我們堅信跨鏈和多鏈的未來,這也是Moonbeam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我們很高興能與Moonbeam開發團隊及其社區合作,共同爲其鏈和收藏品創造價值,這將成爲未來成功的關鍵。"

Moonbeam正在將來自以太坊、Cosmos、波卡等功能整合到一個平台,以解決當前用戶體驗碎片化的問題,實現真正的互操作性,爲下一代應用程序奠定基礎。提升用戶體驗是推動更廣泛採用的關鍵,而NFT領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某NFT市場負責人分享道:"我們的市場專注於1:1藝術,100%由社區治理和策劃。新的收藏品必須通過持有者投票,會員認證也需要社區投票,甚至平台的新功能和發展方向也由社區和藝術家把控。"

另一個NFT平台的CEO表示:"我們的市場旨在提供熟悉且友好的用戶體驗。我們希望該領域的新用戶能夠輕鬆了解NFT並進行交易。跨鏈交易的簡易性是用戶體驗的關鍵。因此,我們與多個合作夥伴連結,爲開發允許NFT跨鏈橋接提供支持。跨鏈NFT是未來的方向,爲用戶提供了交互層,使他們能夠輕鬆使用這些NFT進行交易和互動。"

NFT的價值和使用

NFT存在於區塊鏈上,具有獨特的標識。NFT是不可替代的,這意味着兩個NFT不能互相交換。NFT的不可替代性催生了以收藏品爲中心的市場。

NFT以攝影、音樂、數字藝術、收藏品、1:1藝術、門票、會員、遊戲頭像和域名等形式出現。NFT可以包括自動生成藝術、原創藝術或一系列圖像,如收藏品(例如交易卡片)。NFT的創作者可以根據預期用途選擇NFT的鑄造方式、地點和數量。

NFT的價值源自社區需求和稀缺性。如同藝術品一樣,"稀有"使NFT的持有變得極具價值。NFT還可以提供實用性,包括訪問需要使用Token進入的社區、元宇宙和遊戲。NFT可用於投票、提供所有權證明等。在某些用例中,NFT還可作爲抵押品。

隨着Web3可能性的擴大,新的NFT用例將持續湧現。NFT可被投資者用於代表可交易的投資組合,並有助於分配版稅。NFT不僅可用於收集、交易和遊戲,還能防止詐騙,支持去中心化金融中的質押。

NFT項目的成功離不開社區的力量。NFT(尤其是1:1 NFT藝術家)成爲傳統現實世界藝術社區和數字區塊鏈藝術之間的橋梁。隨着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欣賞NFT的潛力,線上社區正在將更多用戶帶入Web3世界。

1:1 NFT

在鑄造NFT時,創作者可以選擇發行一個收藏品系列或單個/多個版本的藝術藏品。當單個藝術品只有一個版本時,這種NFT被稱爲1:1 NFT。

獨特的NFT通常比收藏品系列中的NFT市場價值更高,這也推動了市場需求的增長。1:1 NFT值得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些NFT往往來自將自己的粉絲和社區帶入市場的藝術家,這增加了市場需求和興趣,同時也證明了熟悉的購買和交易體驗的重要性。此外,獨特的福利可能進一步助力1:1 NFT的發展,因爲有些NFT提供參加活動的VIP特權或實體藝術品。

Moonbeam爲Web3中提供流動性的應用和項目的用戶友好型開發提供基礎設施,這一優勢延伸至NFT領域。1:1 NFT模式正在改變該領域,並有潛力解決一系列問題,如在交易過程中如何將版稅交付給藝術家,以及粉絲如何購買藝術品等。

某NFT市場專注於爲用戶提供創作自由。他們致力於"從一開始就開發功能齊全的產品,爲用戶創造一種簡單、輕鬆又令人興奮的體驗。"

該平台負責人表示:"爲此我們設計了包括多種NFT類別的創作功能,其中就包括1:1 NFT。這些獨特的NFT將受益於當前測試中的所有功能以及即將推出的新功能。我們的目標是支持各種創作,讓用戶能專注於他們的藝術、遊戲、品牌或其他願景。我們提供技術支持,讓他們享受創作過程。"

NFT新玩法:跨鏈與Moonbeam上的1:1 NFT藝術品

Moonbeam上的藝術家

盡管1:1 NFT數量較少,但它們將社區作爲"粉絲"旅程的一部分帶入Web3。這是一種協作體驗,填補了藝術世界和支持藝術羣體之間的鴻溝。一位藝術家與Moonbeam合作,在某NFT平台上鑄造並在其他平台上展示作品,就是這種過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位藝術家是NFT創作者和設計師,正在創作她在Moonbeam上的第一個1:1 NFT項目。她在擔任UI/UX設計師時接到了從事NFT項目的邀請,這最終幫助她的繪畫出現在兩個成功的NFT項目中。

線下藝術家正在通過使用1:1 NFT將他們的社區遷移到Web3領域。從這個角度來看,隨着更多用戶開通加密貨幣錢包並使用這些貨幣進行交易,1:1 NFT很可能促進更廣泛的區塊鏈技術採用。

某NFT平台負責人表示:"隨着NFT世界越來越關注實用性——藝術家們往往認爲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我們將爲平台上的NFT提供長期支持以及未來與元宇宙的集成。這樣,我們可以提供實用性,讓藝術家們安心專注於創作藝術品、釋放創意並講述他們的故事。"

對NFT領域感興趣的藝術家可以在從Web2向Web3過渡時,與在Moonbeam上工作的團隊或在NFT平台上有構建在線社區、鑄造NFT和使用相關工具(如Discord、Telegram等)經驗的市場合作。

盡管學習專業術語、如何鑄造、gas費的用途、如何使用以及如何設立錢包很有挑戰性,但這位藝術家仍認爲進入NFT領域是她職業生涯中發生過最棒的事情。進入該領域最大的困難是以藝術家的身分跨越藝術世界和數字區塊鏈世界之間的鴻溝。

實體藝術及其粉絲進入數字領域標志着人們使用NFT方式的轉變,以及NFT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NFT的焦點不再僅僅是通過買賣簡單的數字圖片和隨機生成藝術品來獲取短期利益,而更多地關注這些圖片的質量以及藝術家的真實性。

在Moonbeam上構建

Moonbeam在幫助藝術家過渡到Web3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自行研究並決定想在哪個Layer 1區塊鏈上構建後,Moonbeam團隊立即着手協助。據藝術家所述,正是獨特的互連合約策略使她最終選擇了Moonbeam平台。

"作爲一名藝術家,因爲我看到現在Web3領域有這麼多條鏈正在開發中,所以我不想把自己的NFT局限於僅僅一條Layer 1鏈上。但有了互連合約的協助,我可以大大降低選擇NFT部署位置的風險,因爲只要它們在Moonbeam上,就可以與其他鏈交互",這位藝術家說道。

Moonbeam生態系統以及整個波卡生態的社區氛圍也是吸引她的原因。她解釋道:"每個人對我都非常開放和支持,都很願意幫助我,這對像我這樣剛來到這個領域的新人來說再好不過了。"

Moonbeam繼續通過跨鏈互連合約以及NFT、去中心化和社區等Web3概念的實際應用來支持生態系統發展。構建用戶友好的應用將繼續簡化區塊鏈間的互操作性,並通過1:1 NFT促進區塊鏈技術(包括藝術界)的大規模採用。

NFT新玩法:跨鏈與Moonbeam上的1:1 NFT藝術品

ETH0.8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Layer3梦想家vip
· 07-29 01:12
从理论上讲,可组合的NFT互操作性是L3扩展的关键...
查看原文回復0
fren_with_benefitsvip
· 07-29 01:11
NFT嗯?money来了
回復0
链游评鉴家vip
· 07-29 01:04
扩容率实测不到2.1%,可玩性严重依赖跨链?不敢恭维
回復0
metaverse_hermitvip
· 07-29 00:56
小蓝月光你可算醒了
回復0
挖矿退役军人vip
· 07-29 00:52
啧,NFT又来卷了
回復0
DAO Therapyvip
· 07-29 00:49
已经实锤了 NFT 要涨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