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币2100万总量上限:创新货币设计的优势与争议
比特币总量的设计:优势与质疑
比特币的总量上限被设定为2100万枚,这一特性引发了诸多讨论。有人认为这是比特币的优势,可以防止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成为比特币的致命弱点。那么,这个数量上限究竟是缺陷还是优势呢?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常见误解:比特币的实际可用单位远超2100万。比特币创始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可分割性问题。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是一枚比特币的亿分之一,这意味着比特币的实际数量级达到2100万亿。如果未来1聪能兑换1美元,那么比特币的总价值将达到2100万亿美元,这个规模足以满足全球经济活动的需求。
即便在极端情况下,2100万亿的数量仍然不够用,人类社会也不会因此陷入困境。正如我们能够创造比特币,未来也可能出现新的数字货币形式。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数千种加密货币,如以太坊、莱特币等。这种多样性类似于古代社会使用黄金、白银、铜币等多种货币的情况,能够有效应对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一些批评者可能会质疑,既然比特币的实际数量如此庞大,那么它与无限制发行的法定货币有何区别?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点需要考虑:
发行机制的差异:数字货币的发行是市场内生的结果,矿工们付出实际成本获得新币,这与法定货币由中央机构决定发行量的方式有本质区别。
心理预期的重要性:比特币设置了总量上限,这给予了人们稀缺性的预期。类似于黄金或艺术品,有限供应往往会提高人们对其价值的评估。相比之下,法定货币由于没有明确上限,更容易引发贬值担忧。
比特币的设计巧妙地平衡了稀缺性和实用性。它通过总量限制创造价值感,同时又能通过细分满足日常交易需求。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货币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社会需要多少货币?谁应该首先获得新增货币?谁有权生产货币?
尽管仍存在争议,但比特币的货币设计无疑为这些长期困扰人类的经济问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